近年來,云南省玉溪市易門縣普廠村形成以傳統產業打基礎、品牌產業強支撐、農旅融合增效益的多元產業體系,以“三原色”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普廠村全貌。趙勁松攝
“黃色”支柱產業 科技驅動發展
普廠村堅持質量興農、科技興農,推動農業現代化轉型,加強特色品種引進培育、煙葉生產技術創新和新農機引進應用,實現了品種特色化、技術規范化、環節機械化。
“覆膜機、移栽機、無人機……以前從來不敢想不用出力就能把烤煙種了,玉溪市易門縣煙草專賣局為我們田地提供機械‘保姆式’服務,省時又省力。”普廠村一組村民郭光榮說。易門縣煙草專賣局持續推進農業發展規范化轉型,提供全程農機農藝指導,同時與村辦企業相配合,流轉土地100畝,加強特色品種引進培育,為后續規模化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普廠村西瓜節綠汁江漂流活動。趙勁松攝
“藍色”優勢產業 品牌引領發展
依托綠汁江河谷濕熱氣候優勢,普廠村因地制宜大力發展藍莓種植,推進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積極探索“村辦企業+農戶+訂單”發展模式。通過村里自籌和向上項目資金爭取總共投入200萬元,流轉農戶38畝土地,建成了集防鳥大棚、水肥一體化灌溉管網等設施為一體的藍莓現代化種植基地。
村里于去年1月起種植了藍莓18000株。今年是基地產果第一年,口感俱佳,最高可賣到90元/公斤,預計3年后進入豐產期,藍莓每株產量可達4公斤。同時,基地還積極吸納村民就近務工,農戶除了每年每畝有1000多元的土地流轉費之外,農閑時去基地務工每天能有100—200元的額外收入;今年預計實現集體收入14萬元左右。 壯大集體經濟,鼓群眾“腰包”,樹品牌形象。
普廠村“西瓜節”彝族歌舞。趙勁松攝
“紅色”小農產業 農旅融合發展
“現在我們開始競拍9.35公斤的‘瓜王’,320元,360元,400元……”5月13日,以“‘莓’好時光,‘瓜’分快樂”為主題的第二屆藍莓·西瓜文化節在普廠村開幕。看表演,摘西瓜,品藍莓,參加競拍……一系列趣味活動讓每個游客臉上都洋溢著笑容。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賦予了普廠沙地西瓜清甜多汁的口感,吸引了不少遠近客商慕名而來,普廠村緊抓這一契機,打造了具有地區特色的西瓜節。
旅游為媒,農業為基。農旅融合發展,群眾增收、集體創收一舉兩得,產業興旺,群眾富裕的美好圖景正在普廠村繪就。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