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麗江市寧蒗縣彝族自治縣,俗稱小涼山。背著洋芋翻山越嶺去讀書,是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小涼山孩子們求學的真實狀況。就讀小涼山一貫制學校七年級的萬張爾鵬的印象中,過去的校園極為簡陋,兩排平房就是教室,沒有餐廳,廁所是旱廁,操場上也總是有雜草。如今他已經坐在了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嶄新的課桌椅、亮麗的塑膠操場、現代化的多功能教室……這些過去城里學校才有的“高大上”設施,如今也被“搬”進了小涼山九年一貫制學校里。
寧蒗縣大興鎮小涼山學校大成苑教學樓(金秋 攝)
“小涼山學校是縣委、縣政府推進教育扶貧而著力打造的一項扶智工程。”小涼山學校校長盧政發說。
2017年3月開工建設的小涼山學校,于2018年9月投入使用。學校軟硬件設施完善,功能齊全,具有民族化、園林化、現代化、標準化特點。盧校長介紹:“學校占地面積150畝,建筑總面積53163平方米,總投資達到2.3億元,主要籌資渠道是縣委、縣政府貸款以及云南省煙草公司的捐贈投資。其中云南省煙草公司捐資建設的大成苑教學樓,共建48間教室,解決了縣城中小學生擁擠、大班級多,進城務工子女就學不便等突出問題,有力地促進寧蒗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為鄉村教育振興注入了強大內生動力。”
新建的小涼山九年一貫制學校(金秋 攝)
鄉村振興,教育先行。針對優秀困難學生,云南省煙草公司投入人才培養項目資金,在寧蒗縣民族中學創建“海安班”,讓眾多寒門學子邁向知識殿堂,開創了麗江市一個班級1人被清華大學錄取、2人被北京大學錄取的歷史,極大地鼓舞了各族群眾“砸鍋賣鐵”也要抓好子女教育的熱情。
“本來我想把孩子送到市里的學校讀書,但是看到這幾年家鄉教育的可喜變化,也感受到了政府對教育均衡發展所做的努力,再也不用為孩子上學的事發愁了。我選擇了讓孩子在本地上學,既享受到優質的教育資源,還可以安心務農、照顧老人、陪陪孩子,一舉多得。”孩子在海安班就讀的沙曼阿牛說道。
如今,朗朗書聲、幸福歡笑聲在校園上空回蕩。鄉村振興不僅是鄉村產業的振興,也是鄉村教育的振興。小涼山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建成、“海安班”的成立,照亮了眾多困難學子前行的路,托起了小涼山的“新希望”,實現了小涼山孩子在家門口都有學上的夢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