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后一天中午,在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杜關鎮杜荊村互助式養老服務中心內幸福園,8名老人坐在寬敞明亮餐桌旁,邊觀看電視節目,邊吃著香噴噴的飯菜,邊愉快地談論著他們的幸福生活,個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這些免費吃著一日三餐的幸福老人,是杜荊村上了年紀、失去勞動能力的“五保戶”或低保戶。
幸福園開張,村民喜洋洋
杜荊村互助式養老幸福園,始建于2016年8月18日,那時還是為改名前的草店村,當年經全村村民民主評議和村委會嚴格標準篩選,首批10名五保、低保村民入園,每天集中享用一日三餐,集中開展娛樂活動,算是有了一個溫馨祥和的“家”,孤獨寂寞之心得到了慰籍。
草店村位于盧氏縣杜關鎮北部大山深處,交通不便,土地貧瘠,資源缺乏,貧困發生率高,2019年脫貧摘帽前是省級重點貧困村。
盧氏縣煙草局自聯合包扶該村以來,派出駐村第一書記,抽調精干力量組成駐村幫扶工作隊,積極開展精準識別和精準幫扶工作,并對72戶、228人精準幫扶對象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制定了脫貧幫扶措施,但其中的22戶、44名特困兜底戶如何脫貧卻成了老大難問題。這些兜底戶無勞動能力、無資金、無技術、無門路,其中10人還是鰥寡孤獨老人,吃飯都成問題。
為解決兜底貧困戶特別是10名鰥寡孤獨老人生存問題,駐村工作隊與村三委經過認真商議,決定援建一個互助式養老中心幸福園,將這些特困兜底戶集中到一起,提供一日三餐,共享休閑娛樂,既解決了他們吃飯問題,又緩解了他們因獨居形成的孤獨心理。
2016年6月,在盧氏縣煙草局的無私援助下,草店村互助式養老服務中心幸福園正式開建。經過2個月的緊張籌建,一個擁有4間休息室、1間伙房、1間餐廳以及餐具、臥具、休閑娛樂設施齊全的幸福園初步建成,于當年8月18日正式開園,迎來了首批10位鰥寡老人。
開園7年來,駐村工作隊克服困難,多方籌措供養資金,認真搞好園區管理,積極聯系醫療單位免費為老人看病送藥,并給老人們送來捐贈衣物,使老人真切感受到精準幫扶帶來的溫暖。
隨著時間推移,供養資金籌措發生了一些變化,甚至一度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但這群鰥寡老人卻不能斷供,否則他們會忍饑挨餓。為了解決這一難題,幫扶單位、村三委坐下來進行了認真協商,終于拿出了一個既能解決當前,又能顧長遠的解決方案。這個方案就是,幫扶單位解決好餐具、炊具和娛樂用品,每年適當向幸福園捐贈一些米、面、油;入住園里的低保戶每人每月交納150元現金,“五保戶”每人每月交納60元現金,象征性作為餐費;伙師工資由村里出一點,煙草公司出一點。就這樣,幸福園一直正常運作7年之久,至今仍正常運作,從未間斷。
干群談看法,齊口表衷腸
“太不容易!為把有限資金用到刀刃上,俺村三委干部和煙草部門駐村工作隊員聯合建立了監事會,一日一記臺賬,一月一公布開支,從不鋪張浪費,從不假公濟私,也從不到餐廳內揩油。”時任草店村村黨支部書記兼村主任甄建忠說。
“住到幸福園里,吃飯有人做,睡覺有地方,著急了還能看看電視、下下棋、拉拉家常,這是俺這個孤老頭子上世修來的福分……”68歲的五保老人姚克廳滿含感激之情地說。
“真是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駐村工作隊,使俺們這些體弱多病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64歲的低保老人王群香激動地說。
“俺這孤老頭子,原本活一天算一天,沒想到老了老了,還能住到幸福園里來,飯吃得飽吃的香,逢年過節還能改善改善,還有新衣服穿,俺算是上輩子修來了好福分,幫扶單位、村干部不是親人勝是親人,俺還想多活幾年,感受感受這幸福日子……”65歲的五保老人姚成法滿含熱淚地說。
“大家都說,幸福園究竟能夠開辦到多久?說實話,當時我心里也沒有普,原本想著開多久算多久。誰知大家信任我,連續選我當村支書,大家也都知道自古以來最難管的是伙,虧了,盈了,好了,壞了,沒有一個統一標準,說不清道不明。為此,我沒在這上面少操心,我在村委會上,公開向大家承諾,管不好,虧空算我的,吃不好,吃不飽,拿我開刀,我決不會向伙上伸手,也請大家監督我,幫助我,力爭把積福行善好事做好,好事做長做久。”甄建忠說。
“幾年間,入住幸福園的老人有去世的,也有新補充進來的,我們都一視同仁。去世的,我們給他們送終,永遠懷念;新進來的,我們給他們抱以家庭般的溫暖,就是要讓活著的吃穿不發愁,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也讓他們活得體面、有尊嚴。幾年下來,我覺得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算是為黨分憂,為民解愁,拿農村話說也算盡孝吧。”談及感受,杜荊村副支書駱偉國感慨地說。
聚力謀長遠,普惠廣受益
2021年,按照鄉村改革要求,草店村與相鄰的荊彰村合并為杜荊村,人口增加,五保和低保老人相應增加,有入住幸福園需求的老人也相應增加。而免費供應一日三餐的供給壓力日漸增大,新一屆村三委班子在合并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甄建忠帶領下,想方設法開源節流,力爭確保幸福園能夠長久運作下去,為五保低保老人謀集中供養長久之策。
“當時,我們村三委一幫人先后召開了多次專題會,也征求了由脫貧攻堅工作隊改名為鄉村振興工作隊意見,商議結果是,原有集中供養方式不變,免費供應的一日三餐仍舊繼續,經費不足部分,由村三委干部按最低100元、最高500元標準贊助,贊助費繳納時間不定,只要賬上出現虧空,隨時繳納。這個方法十分有效,維持到現在。農村干部經濟條件也不寬裕,但一遇到為幸福園贊助,大家都沒反對話說,表現出了空前的團結。”杜荊村副村長錢彥生說。
談及幸福園未來發展,甄建忠說:“下一步,幸福園將搬遷至杜荊村新址,那里條件好于現在。屆時,將會有更多需求者得到集中供養,真正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