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甘肅臨夏州東鄉縣煙草專賣局職工孟永鋒,從二十幾歲離開家鄉慶陽市合水縣到臨夏工作,已有二十余載。從初來乍到的不適應,到徹底扎根至河州大地,他曾暗下決心,這里就是他的第二故鄉,要盡最大努力回報社會、回報這里的每一寸土地。
2019年5月,他主動請纓到屬于“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堪稱“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的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東鄉族自治縣成為一名光榮的駐村幫扶工作隊員,先后在汪集鎮瓦子嶺村、關卜鄉草灘村、和峴村開展駐村工作,今年是他開展駐村工作的第四個年頭,與各村群眾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田間地頭、村社道路、群眾家戶都是他工作身影,群眾親切地稱他為“老孟頭”,那一聲聲的“老孟頭”充滿了群眾對他的尊敬和贊揚。
幫助當地群眾干農活
敢于破解難題。
在駐村幫扶期間,每到一個村就馬上開始村情摸排,一個月時間內,全村每戶平均去3-5次,漸漸對村內基本情況、長短優劣做到了然于胸。為破解矛盾糾紛化解難的問題,他一直堅持吃住在村,尤其是在周末和日常下班時間,經常入戶走訪群眾,深切與群眾促膝交談,通過長時間與群眾交心相處,共計參與處理了全村65起矛盾糾紛,切實將村干部眼中的大部分“難纏戶”變為了“配合戶”,成功將自己變成了群眾心中親切的“老孟頭”。為破解產業發展難題,他只要有時間,就會到群眾家中宣傳牛羊獎補、創業貸款政策,極大調動了群眾積極性,幫扶村養殖大戶從6家發展至13家,牛羊達標戶從70戶發展至81戶,通過創業貸款開辦餐飲戶從29家增加至36家。
日常入戶走訪群眾
常懷為民情懷。
作為一名駐村幫扶干部,他始終把為民服務作為幫扶工作的重中之重。2023年4月25日,和峴村一社馬麥得孫女在西京醫院住院時,系統中找不到省外就醫備案手續,他得知該消息后第一時間聯系縣醫保局,主動與西京醫院和系統工程師聯系近三個小時,成功幫其在系統中辦理了入院手續。回村的路上,馬麥得孫女打來電話,用微弱的聲音說了一句“孟叔叔,非常感謝您。”。
2021年10月23日,他開車拉著村上幾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到鄉衛生院接種新冠疫苗,不料其中一名年邁老人馬賽力麥在接種疫苗后突然全身抽搐。他立即聯系醫生檢查,經過鄉衛生院大夫細致檢查后,立即進行輸液。當晚他一直守在老人床邊照顧,及時觀察狀況,喂藥喂水,直到深夜老人恢復正常后準備離開時,老人的兒子緊緊握住他的手,含著淚水說道:“感謝老孟,真的謝謝您!”
用好“愛心”菜園。
每到一個幫扶村,他都會自己動手在村委會空地上開辟小菜園,慢慢種出經驗后,他主動幫助并引導當地群眾種植時令蔬菜,被群眾親切的稱為“老農”。村上一位叫馬哈麥吉的老大爺笑著贊嘆道:“我活了六十多歲了,在你的幫助下第一次嘗試種辣椒,說真的,吃上自己種的辣椒就是香。”在疫情期間,他的“小菜園”不僅保障了村委會人員的日常需求,還給比鄰幾個村委會和部分群眾解了燃眉之急,讓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小菜園”在特殊時期發揮的大作用。
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他和駐村工作隊隊員、村干部一起走訪入戶,不漏掉一戶困難群眾,不放過一處疑問,主動融入村社,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用心用情辦實事,做到駐村更“住”心。深入研究現有幫扶政策,定期上門走訪幫扶對象,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及時做好幫扶記錄,切實把村民思想和行動聚焦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任務上來。同時,積極參與鄉村治理、人居環境整治、防汛抗旱、移風易俗等工作,始終把自己當成“村里人”,緊密融入村干部的大家庭,在他和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變。
接受東鄉縣融媒體專題采訪
經驗來自實踐,四年多的駐村工作經歷不僅豐富了他的人生經歷,更讓他收獲畢生難忘、受用終身的寶貴財富。開展駐村工作以來,他連續兩年在全縣幫扶單位駐村工作隊和駐村包社聯戶干部考核中獲得優秀等次。2023年8月24日,他接受了東鄉縣融媒體中心個人專訪,也被“多彩東鄉”公眾號作為先進典型代表在全縣進行宣傳報道。2023年8月31日,他還作為駐村工作隊優秀個人代表在全縣駐村幫扶工作總隊長會議上作了經驗交流發言。
風正潮平,自當揚帆破浪;任重道遠,更需快馬加鞭。現階段鄉村振興工作任務艱巨、使命光榮,他表示要一如既往盡心盡力履行職責,真情實意推動和美鄉村建設,用心用情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用實干擔當助力鄉村振興新征程。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