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以來,湖北省通城縣煙草局駐點幫扶這個縣沙堆鎮灣船嘴村、港背村,充分發揮地域優勢,貢獻智慧汗水,奉獻真情大愛,奏響了一曲曲扶貧幫困的贊歌。
生態產業,破解“富不了”的難題
2018年,通城煙草幫扶村港背村、灣船嘴村,兩村貧困人口95戶313人,勞動力年齡偏大,就業率不高。通城煙草駐村工作隊深知,產業是發展的根基,只有找準路子才能拔掉窮根。
港背村多是山地和荒坡,日照充足,土層深厚,易灌易排,“發展油茶,套種中藥材,打生態牌”的計劃呼之欲出。在村兩委統一指導下,安排全村有意愿的種植貧困戶71戶參與種植撫育,實行按勞付酬,發展油茶600畝。
走進港背村牛形窩,郁郁蔥蔥的油茶基地鑲嵌黃土間,宛如一條飄落山間的玉帶隨風擺動。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種植油茶的行列,山坡間、山路上處處是忙碌的身影。
杜耀文原來是村里有名的困難戶,日常生活拮據。2018年,在駐村隊幫扶下,杜耀文主動擔負油茶日常除草、施肥等職責,專攻油茶樹養護技能,年收入近3萬元。數年下來,他家建了新房,一舉拔掉“窮根”。“交叉枝、重疊枝、并列枝要全部剪掉,剪枝時應斜剪,要保證切口平整,施肥也大有講究……”在港背村油茶基地,杜耀文在向村民“傳授”種植技術。
“一畝油茶百斤油,脫貧致富蓋高樓。”在港背村,像杜耀文一樣改變命運的人還有許多,王春明也是其中之一。
“如今,我不僅治好了病,還成了‘上班族’,每個月都有穩定的收入。在家門口務工,也能方便照顧小孩,一點也不比在外差。”在達鑫駿研磨扶貧微工廠工作的王春明高興地說。
“村里投入扶貧資金73.8萬元,扶持油茶、中藥材、光伏發電、扶貧微工廠等產業,吸收153戶貧困戶429人就業增收,增強了他們的生活自信。”駐村工作隊員介紹。
助學揚風帆,破解“讀不起”的難題
“一定刻苦學習,立志成才,以優異成績回饋社會,用真才實學回報母校和報效祖國。”在2019年“湖北希望工程?知音同行助學基金”發放儀式上,通城一中受助學生吳浪對愛心資助表示衷心感謝。
通城煙草積極貫徹落實“湖北希望工程?知音同行助學基金”、“希望工程-金葉金秋助金榜”公益助學金、“雨露計劃”、關愛留守兒童等愛心活動要求,按照“優中選優、困中選困”原則,精準聚焦貧困地區建檔立卡家庭以及革命老區經濟困難家庭子女,經過實地走訪、層層推薦、審核公示等環節,將助學金全部發放到貧困學子手中。
2018—2023年間,通城煙草共幫助貧困學子280余名,資助總額近60萬元。“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我們也擔當社會責任,用真心傳遞真情,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努力讓每個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通城煙草相關負責人表示。
環境整治,破解“美不了”的難題
“如果沒有你們的幫扶,也不會有現在山清水美的灣船嘴村。”灣船嘴村村黨支部書記說,灣船嘴村是一個有著3700余名村民聚居的村寨,人居環境一直困擾著村里發展。
“黑柵欄有口臭水塘,什么都往里面丟,旱廁蒼蠅嗡嗡叫,垃圾馬路上堆成墻。”黑柵欄屋居住二、三組600多人,環境污染一度嚴重威脅著村民的健康。如何打贏鄉村振興首仗,煙草駐村工作隊選擇人居環境整治。
“什么?填塘建廣場,那可是老祖宗留下來的風水”。
駐村工作隊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遭到少數村民強烈反對。
工作陷入僵局,路不通選變通。駐村工作隊選擇從村民熱心的問題著手,申報項目資金10萬元,籌集資金20萬元,修通一條寬5米、長1500米的斷頭公路,解決100多名學生安全上學問題。
村民紛紛稱贊駐村工作隊做了好事、辦了實事,駐村工作隊不失時宜再做村民“填塘建廣場”思想工作。
“其實,你們工作隊都是為我們好……”當初反對的村民也開始反思,慢慢支持駐村工作隊的工作。
天藍了,地綠了;水凈了,路暢了;燈亮了,村美了。如今的黑柵欄,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如洗,青磚白墻的“小洋樓”,干凈整潔的鄉村小道,綠草如茵,丹桂飄香,華燈初上,村民翩翩起舞……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