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香溢直播間帶貨,帶的是村民的就業,帶的是村子的致富路!”位于浙江省武義縣南部山區的西聯鄉河澗村,除了香溢直播間,還有香溢庫、香溢館、香溢園、香溢返程物流……“香溢”,已經成為了這個鄉村的金名片。
從地勢偏僻、無人問津的村落,到人氣上漲、學生組團的新打卡點,香溢之風潤化美麗鄉村的背后,是當地村兩委和武義縣煙草專賣局共同的努力。
圖為河澗村整體村貌
早在2019年,武義縣煙草專賣局便開始結對幫扶河澗村,累計投入20余萬幫扶資金,用于改善村容村貌。去年,武義縣煙草專賣局與河澗村達成黨建聯建協議,同時協調當地農業農村局、益農社、郵政局等單位共商發展對策,提出了以“研學”“休閑”“文旅”“廉潔”為特色的“桑韻河澗”產業致富思路,形成了村莊村民攜手增收、經濟生態雙雙提質的共贏局面。由此,河澗村打開了蠶桑產業規模化發展的大門。
圖為河澗村蠶繭開秤收購現場
鄉村煥發了新活力,但助農的腳步卻遠不止于此。今年以來,浙江省煙草專賣局縱深推進“香溢”幫扶行動,為河澗村帶來了嶄新的機遇。
乘著“香溢”政策的東風,武義縣煙草專賣局以黨建聯建為開端,繼續擴大“助農朋友圈”,壯大“幫扶新力量”,積極對接金華市局(公司),進一步聚合資金、人才、技術等資源開展結對幫扶。今年年初,市域結對幫扶政策正式落地西聯鄉河澗村,因地制宜形成的“香溢幫扶”工作機制,則讓鄉村振興有了新的“打開方式”。
通過前期調研走訪和深度協商,市縣兩級在充分考慮到河澗村自然資源優勢和產業發展前景的基礎上,提出了蠶桑產業發展三年規劃,進一步深化校地合作、村企聯建模式,協同財政局、農業農村局等單位,共投入幫扶資金170余萬元,用于建設小蠶共育中心“香溢庫”和蠶桑研學“香溢館”,并引入專業蠶種公司,派駐技術員進行規范化、標準化管理,解決了本地養殖不規范、小蠶存活率不高等問題,助力產學研深度融合。
圖為河澗村桑葉園
圖為志愿者查看秋季桑葚長勢情況
幫扶政策不僅要“輸血”兜底,更要讓鄉村經濟做到自主“造血”。武義縣煙草專賣局深知其中的重要性,積極探索“蠶桑+”產業,一方面幫助規劃設計桑果采摘“香溢園”,供游客體驗采摘樂趣,另一方面嘗試養殖桑下雞、生產桑葉茶、桑葉菜等農特產品,通過浙江煙草“香溢購”平臺、“香溢”共享直播間、零售終端“香溢”助農專柜等渠道實現線上線下融合推廣,2022年以來累計銷售近60萬元。
如今,借助全省系統“香溢幫扶”工程的資源和力量,河澗村的蠶桑和“蠶桑+”產業辦得紅紅火火,2023年村集體經營性收入增長20%以上,近30名低收入農戶實現家門口就業,戶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大山不再成為制約發展的“銅墻鐵壁”,而是與時代機遇握手,用產業化發展留住了鄉愁。
一枝獨放不是春。在浙江武義,香溢之風已經吹到更多地方。
在吾谷匯食品店,農創客副會長胡玲美正在助農直播間推銷武義農特產品,年銷售額達800多萬元,每年帶動農戶增收超過100多萬元;在俞源鄉吳宅村,春根食品店成立了農產品銷售公司,并結合本村特色農產品注冊地域商標,帶動100多個農產品線上線下銷售,形成“一條龍”土特產品銷售模式;在武義18個鄉鎮街道,20個“香溢”返程物流網點散布其間,共開展“黑美人”西瓜、粉干、高山毛芋等返程物流12次,運輸里程達794公里……在希望的田野上,“香溢”之風吹開了助農“致富花”。
不斷生長的“香溢”力量正串聯成一幅綠水青山的長卷,讓鄉村更美、讓美景變現,讓“香溢”的紅利惠及更多山區群眾,為實現全域共富帶來新生機。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