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少、路爛、山光、田瘦,地處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館前鎮西南部的赤坑村,區域面積1.09萬畝。全村由3個自然村,5個村民小組組成,戶籍人口743人。2011年起,福建省長汀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響應省委、省政府“三農”工作號召,連續委派三任駐村書記,定點掛鉤幫扶赤坑村,助力鄉村振興。赤坑村搖身蝶變,由長汀鎮屈指可數的貧困村發展成為人均可支配收入約2.1萬元的市級平安綜治村。
為缺水村“解渴”
脫貧攻堅時期,赤坑村在砂礫巖層下打出了一眼96米的深水井,這口井終結了赤坑村人不潔飲水的歷史,見證了長汀縣局(分公司)駐村書記與赤坑村村民的深厚情誼。
“那時村民想種點農作物,因為干旱缺水,錯過了播種時間。”回想起當年缺水的困境,赤坑村老村書記張祖富記憶猶新。赤坑村山勢低矮,多為沙質土壤,缺乏闊葉林植被,儲水困難,輸水不便,村民“看天吃水”,生產生活大多要靠攔蓄雨水或者從遠處的山上引水來維持。為破解這一難題,2017年,長汀縣局(分公司)的時任駐村書記多方奔走,積極聯系幫扶單位爭取資金支持,多次開展實地調查,進行線路規劃。經過大家數月奔波,在赤坑村村部劉雪嶺附近的機井終于出水。看著噴薄而出的清澈井水,在場的村民歡呼雀躍。
從爛泥路到水泥路
長汀縣局(分公司)援建的煙基道路。長汀縣局(分公司)供圖
冬日清晨,薄霧籠罩,一條條平整的水泥路蜿蜒在田間地頭,與稻田、遠山相互映襯,一幅美麗的鄉村圖景呈現在眼前。
“以前村里的道路到處坑坑洼洼,雨天走起路來是深一腳淺一腳,現在好了,出門干活都方便多了。”提起村里這幾年來的路面變化,赤坑村村民江春蘭難掩喜悅之情。“有些村民看到路修到自家門口了,都會自發出來幫忙,這樣便利每家每戶的好事,大家都想出一份力。路修好了,村民滿意度提高了,我們的工作也更好做了。”赤坑村村委丘斯高爽朗地說道。
受資金不足的影響,赤坑村路面整修一事一直沒能得到解決。自長汀縣局(分公司)第一任駐村書記起,三任書記接力爭取,累計籌措近400余萬元資金,建設完善赤坑村煙基道路,各自然村“有煙田就有煙基路”,大大改變了赤坑村交通不便的窘境。從爛泥路到水泥路,從煩心路到幸福路,道路的變化見證了赤坑村民越來越好的幸福生活,也滿載著鄉村振興的美好愿景。
“駐村”更“助村”
長汀縣局(分公司)幫助零售客戶直播銷售紅糖等特產。馬華棠攝
“實話實說,現場直播,歡迎來到青鋒直播間。今天給大家帶來赤坑村的土特產,絕對的原生態……”伴隨著一陣陣活力四射的“吆喝”,駐村直播團又開啟了新一天的“主播”時刻。
如何更好地實現供給端和需求端的有效適配,長汀縣局(分公司)駐村書記岳鵬到任后尋思的第一個問題。恰逢長汀縣局(分公司)開展直播服務零售客戶的工作,岳鵬一下就打開了思路,邀同事們一起搞起了助農直播。以煙草“青鋒”志愿服務隊為主力的“助農服務直播小隊”,面向村里的年輕人、零售客戶,開設直播培訓,線下設置助農專柜,線上接洽電商銷售網絡,積極對接社會愛心平臺,全面拓寬銷售渠道。直播團隊深入田間地頭精心選品,在直播時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推薦商品,確保將每一種農產品都推送到消費者的心坎里。
借乘“數字經濟”的東風,赤坑村農產品插上了“直播”的翅膀,銷往了全國各地。2023年,駐村直播帶貨銷售額突破10萬元。在駐村書記們的接續助力下,赤坑村民的致富道路將越走越寬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