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和煦的陽光柔柔地灑在一片片平整肥沃的煙田上,映照出種植戶和技術員忙碌的身影,手起手落間一棵棵翠綠的幼苗正在被穩穩“安家”,這是移栽的季節,也是豐收的起點,一個個生產小故事正在接續上演。
技術落實好:“一個都不能少”
“我今年才開始種植,之前心里還直打鼓,怕自己是門外漢種不好,多虧了這次移栽培訓,面對面講要點,手把手教操作,讓我心里踏實多了。”耒陽市馬水鎮的移栽培訓現場會上,90后新煙農小李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技術員正在講解移栽技術要點)
2023年以來,衡陽耒陽市煙草專賣局廣泛開展“迎老鄉、建家鄉”發展互動活動,鼓勵返鄉農民種煙創業,80、90后中青年煙農持續增加。針對新煙農不懂種煙,老煙農思想又比較固化等現實情況,該局把做好種植技術服務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抓好抓實。
“現在正是移栽的關鍵時期,這關系到四百多戶煙農一年的收成,我們將持續做好服務工作,做到移栽技術落實全覆蓋,讓煙農安心、放心。”工作負責人堅定地說道。
今年移栽工作開始以來,該局便以“田間地頭”為課堂,多次開展移栽“培訓現場會”,由煙技員演示打穴、下苗、澆安根水、蓋膜等操作,并鼓勵新煙農現場作業,及時更正不當操作,以全方位服務保障高質量移栽;以“門前屋后”為平臺,積極召開“屋場懇談會”,及時宣講最新的移栽技術和利好政策,現場答疑解惑,讓煙農“心里有底”,并詳細詢問煙農面臨的種植難題及移栽進度,做好相關記錄,持續跟蹤解決問題,真正做到“心中有數”,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
用工管理好:“一場都不能少”
“我種植有些年頭了,收成也不錯,大家都信任我,喊她們來做事都是一口答應。”膳田村煙農羅叔正準備騎著摩托車去煙田給移栽“娘子軍”送水果。
據了解,羅叔種煙已經近十年了,今年種了58畝煙,移栽期間一個人忙不過來,便請了八個當地村民幫忙,按照110元/天的標準,移栽這幾天光是發工資就得大幾千。
“村里現在空余的勞動力大都是留守婦女,很多之前都沒接觸過,但是村里人少,勞動力更少,一開始我也犯愁。后來我聽說公司在村里辦了個‘同航夜校’,我就聯系工作人員說了自己的難題,沒想到工作人員主動上門了解情況,并組織開展了多次農事‘鐘點工’培訓,從移栽到分級,各種培訓一場都沒落下。她們細心、學得也認真,現在種起來又快又好,解決了我一個大麻煩。”羅叔開心地說道。
(羅叔家的煙田)
近年來,該局針對種植用工難問題精準發力,一方面深入村組開展勞動力摸底工作,積極整理空余勞動力信息,及時發布種植戶的用工需求,引導空余勞動力就近就地務工,不僅保障了生產環節的用工需求,還帶動了3000余人實現“家門口就業”;另一方面以“同航夜校”為平臺,針對生產不同階段,積極對接農業技術專家,面向煙農及其他從業人員免費開展針對性培訓,還多次邀請當地種煙歷史久、經濟效益好的煙農現場分享用工管理、技術落實等經驗,推動好技術好做法落實落地,為生產奠定良好基礎。
如今,耒陽煙區的土地上,一個個忙碌的身影在田間奔走,移栽小故事的背后是一個個家庭的喜悅和希望。相信在2024年的秋天,這些嫩綠的幼苗將長成萬畝黃金葉,將持續守護好四百多戶煙農“家門口”的幸福。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