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彝族鄉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鶴慶縣東南部,坐落在群山之中。“以前我們以種田為生,遇到旱情連人都沒有水喝,只能靠積雨水和水窖水生活。出行也非常不方便,下雨天村里的土路沒辦法行走,生活非常艱苦。”六合鄉村民楊嘉齊說。
2015年12月,由鶴慶縣委、縣政府及六合鄉政府牽頭的燕子崖提水工程正式啟動,解決了六合鄉11個村委會127個自然村1.2萬人的飲水問題。
2019年9月,由煙草部門援建的六合引蓄水工程開工建設,工程建成后解決了六合、大甸、黑水等村7100多畝農田的灌溉。
河東寺水庫(資料圖)。絞雄才/攝
2024年8月,鶴慶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黑水村非高標準煙田建設項目進入收尾階段,預計2025年可完成覆蓋全村1000畝土地的滴灌改造,幫助農戶保收增收。幾項大型水利工程的建成,打破了水資源匱乏對全鄉發展的制約。
2017年,松桂至六合公路改造工程開工建設,2019年底建成通車,讓六合鄉的道路從單一的交通線變身成為覆蓋全鄉的交通網,極大地便捷了群眾出行。目前,六合鄉全鄉公路管養里程達377.08千米,道路硬化率已達98%,道路交通條件明顯得到改善,有效解決了六合鄉群眾出行難的問題。
靈地村全貌(資料圖)。絞雄才/攝
以前六合鄉的傳統產業單一,經過“系統升級”,六合鄉也逐漸摸索出一條“因地制宜”的鄉村振興路。
如今,六合鄉在11個以種植烤煙為主要經濟來源的自然村根據各村的現狀探索出“烤煙+N”產業模式。其中六合村推廣的蠶桑套種白蘿卜模式實現了大小春作物的有效銜接,實現了非單一作物的種植增收模式,“不僅田不閑,而且蘿卜甜”,六合村還建有全鄉最大的奶牛場。同時在地理位置和水源條件較好的靈地村種植水稻、桑樹和梨子,并大力發展白族特色產業白棉紙。
截至2023年底,六合鄉已建立多個奶牛場、生豬場、蠶房等養殖中心,發展了包括烤煙、辣椒、水稻、羊肚菌等農作物與黑山羊、奶牛、土雞等畜牧業相結合的多元化產業,形成了具有山區特色的農業生態產業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