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不僅要塑形,更要鑄魂;鄉村建設不僅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
如果說,綠樹環繞、阡陌交通的村容是鄉村振興的“面子”,那么,守望相助、淳樸和睦的村民就是鄉村振興的“里子”,有“面”更有“里”,才能真正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新畫卷。
積極融入鄉村振興發展大局,創新抓手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振農民群眾精氣神,讓人文之和、環境之美兼而有之、兼容并包,近年來,行業主動扛起國企責任擔當,在持續助力鄉村全面振興過程中充分發揮文化培根鑄魂、凝心聚力作用,激發新時代鄉村振興的文化新活力,讓文化振興“軟實力”成為鄉村振興“硬支撐”。
文以載道,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
立秋之后,夏的熱烈開始緩緩“退場”,一縷涼風輕輕掀開秋的扉頁,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圣佛鎮官張村的古桑樹仍然冠蓋蔥郁,繁茂的桑葉遮出好大一片樹蔭。
樹蔭下,20多位村民或坐或站圍成弧形,面對著一位穿深色體恤、戴眼鏡的宣講員。“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以后農村會更美更好”“生態保護紅線是高壓線,人人參與、人人出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就會越來越近”……宣講員邊說邊打手勢,深入淺出地向在場村民細致解讀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官張村位于圣佛鎮西南6公里處,是鹽山縣局(營銷部)的幫扶村。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閉幕后,鹽山縣局(營銷部)開展豐富活動推動全會精神落地生根,駐村工作隊組成宣講團隊深入田間地頭,創新宣講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讓全會精神“飛入尋常百姓家”。
鄉村振興發展,一刻也不能離開理論的指導。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迅猛發展,信息資訊傳播瞬息萬變,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頻繁激烈,廣大農民群眾需要及時了解把握黨的最新理論政策,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
“當好連接理論與實踐、政策與群眾的橋梁,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進村入戶,確保黨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行業幫扶整合多方資源掀起宣講熱潮,布置全會精神宣傳欄、文化墻,依托村民活動中心打造“三中全會思政微課堂”,拓展理論宣講“+志愿服務”“+村民會議”,結合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等熱點以生動案例解讀全會精神……
文以載道,凝心鑄魂。行業幫扶干部紛紛行動起來,將幫扶村變為全會精神宣講課堂,與村民面對面交流,將黨的創新理論和改革部署舉措送到每名群眾的身邊,持續深化理論武裝,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為鄉村全面振興集聚強大正能量。
文以化人,培植沃土涵養文明鄉風
“太陽啊霞光萬丈,雄鷹啊展翅飛翔,高原春光無限好,叫我怎能不歌唱。”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和百萬農奴解放65周年,也是“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設立15周年,雪域高原歌聲嘹亮,一個團結富裕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西藏愈發生機勃勃。
富民興藏,責任煙草義不容辭。在西藏區局(公司)駐點幫扶的日喀則市昂仁縣多白鄉楚龍村、山南市局(公司)駐點幫扶的扎囊縣阿扎鄉江津村、昌都市局(公司)駐點幫扶的左貢縣碧土鄉龍西村……西藏煙草干部職工和當地群眾升國旗、唱國歌,舉辦文藝匯演載歌載舞、參觀民主改革成就展,把愛黨愛國、手足相親的情感融入群眾心田,在文化自信、文化認同中共同唱響民族團結奮斗之歌。
“堅持所有發展都要賦予民族團結進步的意義,都要賦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義。”除了在重大節日和重要節點組織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活動,西藏區局(公司)設立村級法律服務工作站,開展“雪域陽光”法律咨詢服務,踐行“鄉村振興、法治同行”要求;推動實施公益助學項目,策劃實施“走出大山去看拉薩”等活動,激發農牧區學生追求夢想的勇氣和決心,煙草駐村工作隊持續關心關愛下楚龍村學生次仁拉姆今年考取清華大學……
文化如水,潤物無聲。西藏煙草增進民族友誼團結的實踐,是行業在文化浸潤中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一個縮影。
翻開《魅力金龍村?? 奮斗金龍人》文化手冊,字里行間傳承著紅色基因,蘊含著好家風好鄉風。湖南中煙駐張家界市桑植縣竹葉坪鄉金龍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盛毅帶領駐村工作隊多方論證和收集匯總文化手冊的初衷,正是記錄、挖掘村民的情感寄托、鄉風的積淀傳承,用寶貴的精神財富強化群眾的歸屬感、認同感,切實增強鄉村振興發展動力。
生態為根、文化為核、產業為徑,廣東中煙一直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在助力鄉村全面振興中探索產業、生態、文化等全方位振興的有效路徑,注重繁榮發展鄉村文化,韶關卷煙廠開展“書香助力鄉村振興”主題活動,向幫扶村仁化縣城口鎮厚坑村捐贈一批圖書,豐富村民精神文化需求,用文化力量為厚坑村發展添活力。
廣東中煙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圖為韶關卷煙廠開展主題活動送書進鄉村 /廣東中煙 供圖
鄉村蝶變,“人”是關鍵要素之一。文以化人、以文育人,行業幫扶因地制宜,采取包粽子比賽、“好鄰居”評比等各種舉措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廣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文明鄉風,厚植家國情懷,在文化浸潤中打造美麗宜居的和美鄉村。
文以興村,為鄉村文化振興賦能蓄力
仲秋時節,“秋老虎”發威,江蘇省泰州市高溫襲來,興化市陳卞村老年村民活動中心卻清涼舒爽。墻角茶柜上整齊擺放著水瓶、茶葉、藿香正氣水、風油精,一群老人圍坐一起喝茶、聊家常,三五成群地下棋、打牌,一派其樂融融的景象。
因地制宜、精準施策、互動共享,興化市局(分公司)積極幫助陳卞村改造服務大廳、建設活動中心,老年村民活動中心的建成不僅豐富了全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成為村委會與村民溝通的平臺。陳卞村先后獲評“江蘇省綠美村莊”“江蘇省衛生村”“泰州市文明村”“興化市文明村”,村民滿意度和幸福指數顯著提高。
鄉村振興,目標之一就是實現“鄉風文明、治理有效”,實現鄉村全面振興必然要求鄉村文化振興。廣袤鄉村蘊含著農耕文明的傳統基因和歷史承載,如何為群眾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務,讓農耕文明和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行業積極以鄉村文化振興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完善基礎設施,構筑文化事業繁榮陣地。海南省局(公司)積極推進籃球場、文化戲臺、村民閱覽室等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臨高縣皇桐鎮富雄村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務環境。
文化陣地是凝聚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同德同向文明力量的交流平臺和展示舞臺,在眾多行業幫扶村,鄉村圖書室、活動中心、文化廣場、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陣地煥然一新,集理論宣講、文化活動、健身運動等于一體,激發村民的關注度和參與度。
——壯大鄉村文化產業,為鄉村振興凝聚力量。河北中煙張家口卷煙廠駐村工作隊聚焦蔚縣南留莊鎮曹疃村歷史悠久的秧歌戲,將擅長秧歌戲的村民“組團”,實行商業化運作,不僅讓群眾獲得了更多收益,更激發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動力。
文化產業是盤活鄉村文化資源、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行業幫扶利用好鄉村特色文化資源,對鄉村文化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努力實現社會效果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用活紅色資源,為鄉村文化振興賦能。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縣龍壩鎮肖家邊村有鮮明的紅色印記,在國煙幫扶項目支持下,肖家邊村戴家大院古建筑群得到保護性修復,建成紅三軍竹溪司令部舊址紀念館等教育基地,在這里游客可以接受革命傳統教育,“電影小村”成為群眾身邊的黨史課堂。
革命先輩為中國革命事業付出鮮血和生命,紅色是眾多鄉村厚重的顏色。行業幫扶深耕紅色資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紅色血脈的鄉村文旅項目,在潛移默化中集聚起推動鄉村振興的強大動能。
文化不興,“魂”系何處?文化既興,“根”在家園。鄉村振興包括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同時文化事業繁榮發展能夠激發振興發展的內生動力,為鄉村振興事業固本培元。
隨著行業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實踐持續展開,眾多鄉村涌現出更精彩、更豐富的文化活動,越來越多村民改了舊習慣、提了精氣神,鄉風民風美起來,日子越過越紅火,鄉村全面振興之路越走越寬廣。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