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中心才能找準方向,服務大局才能體現價值。
今年以來,山東濱州市煙草專賣局(公司)按照政府主導、煙草參與、因地制宜、彰顯特色、系統推進的工作思路,緊密結合實際,積極探索融入鄉村全面振興的有效路徑,用心用情用力提升幫扶工作質效。
“坐標”定位:“我是誰”“為了誰”
落子布局,共謀發展。
一組組翔實的數據、一個個服務的場景、一張張真誠的笑臉……在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的道路上,濱州煙草人在忙碌與充實中詮釋著為民服務的真諦。
“煙草公司幫忙蓋了大棚以后,我們的‘沾冬2號’冬棗從口感到個頭都有了改善,顧客好評不斷,價格已經由原來的每公斤20多元提高到了現在的每公斤60元左右。”不久前的一天,濱州沾化區下洼鎮北陳村冬棗種植專業合作社成員孫玉平高興地說道。
“以前村里的路不好走,一到下雨天更加泥濘。煙草公司駐村第一書記來了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幫我們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現在道路好走了、通暢了,村里種植經濟作物的人越來越多,大伙兒的收入來源也更多了。”濱州濱城區里則街道辦事處邊家村一位村民告訴筆者。
以什么樣的姿態來面對幫扶村新的發展需求?以什么樣的布局來接續新的幫扶使命?這是濱州市局(公司)在幫扶工作中深入思考的問題。該市局(公司)立足“我是誰”“為了誰”,把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列為“八大工程”之一,設定“到2026年至少建設7個鄉村振興重點推進區域”的總體工作目標,以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為重點,明確幫扶工作內容,壓實工作責任,確保工作開展“有組織、有方案、有目標、有抓手、有落實”,為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夯實根基。
“路標”導航:學起來干起來
謀在實處,更要干在實處。
為了把方案部署變成實際行動、轉化為幫扶實效,濱州市局(公司)堅持問題導向,在總結以往幫扶經驗的基礎上,科學謀劃、抓好落實,以依托地方特色、發展優勢產業為抓手,組織相關人員學習先進的幫扶經驗和做法,謀深做實幫扶工作。
“東營市墾利區墾利街道辦事處七村的做法為破解特色產業如何持續發展、農民如何長效增收等發展難題提供了路徑,非常值得我們借鑒。”在幫扶座談會上,濱州市局(公司)綜合計劃科副科長張釗說。
該市局(公司)以農民長效增收為重點,注重幫扶比較優勢明顯、帶動能力強的富民產業項目。在深入考察的基礎上,他們結合北陳村冬棗特色產業發展現狀,幫助該村建設了氣調庫,購置了保鮮設備、冬棗存儲筐等,助推該村實現產業全鏈條升級。“有了氣調庫以后,我們選存部分優質果品放進氣調庫,待春節前后銷售,能賣出好價格。”村民孫寶樹笑著說。
目標領航:路徑明舉措實
“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讓村民得到實惠,不僅要有明確的目標、統一的思想,還要有明晰的路徑、有效的舉措。”濱州市局(公司)黨委書記、局長、總經理劉永亮在不久前召開的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工作調度會上這樣說道。
今年以來,該市局(公司)綜合計劃科黨支部與沾化區下洼鎮北陳村黨支部、陽信縣金陽街道辦事處黨支部開展支部聯建活動4次,在2個幫扶村推進“一村一店”農網終端建設,有效推動了客我共同進步。此外,他們聚焦幫扶村留守老人及兒童較多的現狀,深入了解村民的實際需求和困難,積極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全力幫助村民解決難題,以實際行動展現責任擔當。
“我以前不相信店面整潔干凈有助于贏利,現在終于體會到了改造店面的好處。我的小店改造以后,客流量是原先的好幾倍,各種商品的銷量也增加了,不少村民空閑時都愿意來店里坐一坐、聊一聊,可熱鬧了!”說起農網終端建設成效,北陳村零售客戶盧愛芝深有感觸。
路雖遠,行則將至。今后,濱州市局(公司)將常態化對接當地職能部門和幫扶村,按照“項目跟著規劃走、責任跟著項目走”的思路,持續發力,為助力鄉村全面振興作出更大貢獻。
濱州沾化區局(分公司)的志愿者在幫助果農打包冬棗。張雅迪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