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是我第二個家,我和這個村子有很深的感情,我希望在我有限的工作時間里,能盡可能多的為村民們做些事情。”
劉曉是河南焦作沁陽市煙草專賣局的一名工作人員,受單位委派,到沁陽市柏香鎮西宜作村做駐村第一書記,開展定點幫扶建設,在駐村的兩年多時間里,劉曉以村為家,心系村子建設和村民的生活起居,與村民培養起了深厚的情誼。
“劉書記來村里后,村子可以說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的西宜作村是遠近出名的臟亂差,連外面的姑娘都不愿意嫁過來。現在好了,村里路修了、路燈架起來了、灌溉設施秀起來了、廣場建起來了,甚至家家戶戶門前都建起了小花園小菜園。”“劉書記是我們的貴人,很多以前沒有解決的事情在這兩年都解決了,他是國家的好干部,是真心實意想為村民辦實事的。”談起劉書記,村民們仿佛有說不完的話。
把人員活力激出來
在劉曉駐村開展工作以前,柏香鎮西宜作村是沁陽市委認定的黨組織軟弱渙散村,劉曉作為第一書記的職責之一,就是幫助改善該村的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激發黨員主觀能動性,更好發揮示范帶頭作用。西宜作村黨員人數并不少,但是作用發揮遠遠不夠。一方面是凝聚力較差,缺乏為村民服務的精神,沒有形成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認知。另一方面,是自身知識能力的欠缺,導致工作能力較差。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劉曉與村委黨員同志逐一談心談話,掌握困難和顧慮,了解需求,做足了思想工作。同時,劉書記以沁陽市委“百萬黨員進黨校”活動為契機,組織廣大黨員報名參加培訓班。培訓班上,根據學員不同職業類型,提供了農業種植技術、電商直播技能等課程,加強黨員教育“學用轉化”效果,推動基層黨員學有方向、業有專長、干有成效。
此外,劉書記積極與當地婦聯協調,為女性村民爭取到了很多的技能培訓機會,以此來提升村民整體精神面貌和謀生技能。通過活動,進一步培養、發展農村地區女性基層人才,提升農村地區女性自立自強精神,展現新時代女性風采,為鄉村振興貢獻巾幗力量,從而帶動提升村民健康水平。
把基礎設施建起來
“劉書記,村里的水井已經很多年沒有修繕過了,每到灌溉時節,村民們澆地就成了一件頭疼事。您能不能想想辦法,把村里的水井改造一下,這么多年了這個事情都沒人管,別的村子幾年前都改造完了,就我們村一直這么落后著。”劉曉駐村后,不斷有村民向他反映灌溉設施的問題。了解清楚情況后,劉曉往返于市里、鄉里,經反復協調推進,最終為村里爭取到了灌溉設施改造專項資金,用于村耕地的灌溉水井建設和田地間道路鋪設。困擾村民的灌溉問題終于得到了解決,順便還把田地間的泥濘小路變成了可供大型收割機通行的砂石路。從此灌溉和收割便不再是問題了,村民的幸福指數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此外,為了進一步提升村貌,劉曉動員廣大村民自發集資,與村兩委一道,將村民各家各戶門前的區域進行了大改造。村黨支部書記高興地說:“我們村擁有170戶,原來每家門前都是磚頭瓦塊,很不美觀。經過對每家每戶的門前進行改造,建起了小菜園,大大美化了環境。”而村中的楊大爺提起小園,更是樂開了花:“俺們村很小,位置也偏,平常買菜很不得勁。有了這個小菜園,就好多了。到做飯時,隨手就能摘一把新鮮又綠色的青菜,不僅很方便,還很省錢。”
把公益事業搞起來
為了在村里營造互幫互助的友愛氛圍,劉曉在駐村工作以來,努力倡導村民積極投身公益事業,組織村民向困難戶捐款捐物。并借助騰訊“九九公益”平臺,動員廣大村民進行公益募捐。從5塊、10塊,到200塊、500塊,村民根據自己經濟能力不同,獻出自己的愛心。不僅為村子建設貢獻力量,也為需要幫助的困難群體盡一份綿薄之力。
“雖然捐的錢不多,但是心里很舒服,覺得自己也能為別人做一些事情,這是一種好的習慣,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能給自己帶來幸福感。”在談及公益募捐活動時李大娘這樣說道。
同時,在駐村工作隊的倡議下,逢年過節向困難村民發放過節慰問品也成了該村的一個固定動作。春節、中秋節等重要的傳統節日期間,駐村工作隊都和村黨委一同,向村里的孤寡老人、殘疾村民和生活困難戶送去關懷。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收集村民的訴求,通過解決村民的現實困難,不斷提升生活幸福感。
“鄉村振興是一盤大棋,我們所做的工作對全社會來說可能是滄海一粟,但對村民們來說卻是天大的事情。兩年的駐村生活帶給了我很多的成長。看著村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也讓我感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劉書記對記者說,“在這里當駐村書記的時間可能不長,我希望用這短暫的時間,盡可能多的為村民做些實事,不辜負組織對我的信任,不辜負村民對我的期望。在國家和政府的支持下,我們有能力也有信心做的越來越好。”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