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省遵義市煙草專賣系統,有這樣一群人,主動請纓,離開繁華的城市,深入偏遠的農村,一駐就是好幾年,為鄉村振興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和熱血。
我是駐村幫扶人魯蘭健
時間回到2016年,全國脫貧攻堅戰役正式打響,社會各界力量都加入到了這場戰役中,鳳岡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魯蘭健同志,作為一名年輕工作人員,一名退伍軍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主動申請成為了首批駐村第一書記,前往進化鎮紅安村開啟了他的駐村之路。紅安村是國家一類貧困村,全村有25個村民小組,卻僅有5條坑坑洼洼的泥結石路,生活物資運不進去,農業產品運不出來,村民種地主要靠肩挑背馱,勞動強度大,勞動效率低,生活過得很苦。
魯蘭健向筆者介紹:“我到紅安村,映入眼簾的是破舊不堪的村委會辦公樓,外面刮風下雨、里面跑冒滴漏,不只是村委會,部分村民的房屋甚至還是幾十年的瓦房,就連家中也是坑坑洼洼的泥巴地,晚上不注意還會摔跤。而且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了,村里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老弱病殘。看到這番景象,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解決交通運輸問題,于是找到單位申請了7.9公里機耕路指標,又到縣里其他部門軟磨硬泡,前后共整合資金200多萬元,實現了通村公路硬化,后來,隨著國家扶貧資金的大量投入,紅安村基本實現了組組通水泥路,戶戶通馬路,家家戶戶蓋起了新房子,按期實現了脫貧摘帽。”
2017年底,魯蘭健同志又被派往琊川鎮朝陽村駐村,直到2020年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才回到單位上班。由于他駐村期間表現突出,被貴州省總工會授予“最美勞動者”、貴州省煙草公司授予扶貧工作先進個人等稱號。
魯蘭健同志獲貴州省最美勞動者稱號
有人問他,在駐村的一千多個日夜里,天天起早貪黑、東奔西走,白天到縣里要資金、找項目、開會,晚上還要深入農戶家中開群眾會,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有時候甚至還要自己墊錢,是什么支撐你走下去的?他回答到:“我是農民的兒子,是退伍軍人,更是一名黨員,為國為民,既是我的職責,也是我的價值。”
我是駐村幫扶人丁海
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2021年,鳳岡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發布了征召令,征召一名年輕大學生到琊川鎮大興村駐村,雖然應招的人也不少,公司黨組最終選擇了“見人熟”的丁海同志。
他是最受村民歡迎的丁書記,出生農村的他總是和村民有聊不完的話題,人雖然年輕,到村里面的時間也不長,在群眾中的口碑卻很好,大家都服他。丁海充分發揮村干部、網格員、黨員、村民代表作用,全面激發“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黨小組+網格員+聯戶長”鐵三角基層治理效能,合力推進鄉村治理工作。他“情理法”并重,參與調解矛盾糾紛20余起,成功把矛盾化解在村一級。
“前段時間我的養豬場需要修化糞池,由于丈夫因病去世,孩子又在浙江打工,因為疫情一直停工停產,家里實在拿不出錢來購買水泥,我打電話給丁書記說明情況,沒想到第二天就有人給我送了一噸水泥來,當我告知賣水泥的老板今年沒得錢付時,老板卻說不用了,丁書記已經付過了!”大興村杉林組村民冉從平說。
“我妻子因患癌癥需長期化療吃藥,家里唯一的孩子還在讀小學,加之妻子需要照顧,根本無法外出務工增加家庭收入,丁書記得知這個情況后第一時間上門了解,及時與上級對接,幫我家辦理好低保救助,解決了基本生活問題。若不是丁書記及時幫忙我們辦理低保,我們整個家庭生活都困難,真是太感謝他了!”大興村上壩組村民李有國說。
圖為丁海同志(左)在田間指導烤煙生產
“有天夜里下大雨,孫子發高燒,我住得偏,不好找車,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撥通了墻壁上張貼的便民聯系卡,沒想到丁書記冒著大雨趕了過來,及時將孩子送到鎮衛生院,醫生說再來晚點孩子容易燒出大問題。”大興村山峰組脫貧戶梁斌凡說。
這樣的事情對駐村幫扶人來說簡直不勝枚舉,面對廣大人民群眾,他們只講付出,從不講條件。
我是駐村幫扶人胡義東
在鳳岡縣蜂巖鎮東南方,隱藏著一個偏遠的村莊,村莊被群山環抱,一座座青山連綿起伏,像是大自然為它豎起的巨大屏障。這就是中樞村,在國家評定中曾經屬于一類貧困村,通往村莊的道路,恰似一條蜿蜒的絲帶,在崇山峻嶺間曲折盤旋,它狹窄得僅能容下一輛車小心翼翼地通行,這條坎坷的山路,卻是連接外界的唯一通道,從村里到縣城需要1個半小時,是鳳岡縣最偏遠的山村。
2023年,村里面迎來了一位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面孔,他就是鳳岡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派駐的駐村干部胡義東,孩子剛出生不久,他就主動承擔起了駐村任務。
誰都知道駐村是個辛苦活,偏遠山村的生活條件無法與城市相比,一個月也回不到幾次家,白天忙著解決各種雞毛蒜皮的事,晚上常常一個人住在村委會,孤燈相伴。當筆者問他為什么會選擇駐村這條路時,胡義東說:“現在的年輕人需要的就是磨礪,駐村看似簡單,其實比管理好一個企業更難,既要為村民找到致富之路,又要融入到群眾中去,把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還要解決各種鄰里矛盾糾紛,可以這樣說,一名合格的駐村干部回到單位上肯定是干事創業的一把好手。”
圖為中樞村產業紅心柚
胡義東在駐村期間,積極爭取資金建成了4條共計6公里長的產業路,指導烤煙種植新手6戶,2024年收入120余萬元,幫助村民將1200畝紅心柚銷往周邊城市,農戶實現了收入穩定增長。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