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梅花正艷。在湘北安鄉縣三岔河鎮梅家洲村,800畝梅花次第綻放。2025年第三屆梅花節如約而至,慕名而來湘鄂兩省游客漫步梅園,在該村玖源旅游終端選購“安鄉農倉”特色農產品,在紫菱書屋品讀農耕文化,見證著這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的振興蝶變。
作為對口幫扶單位,常德安鄉縣煙草專賣局立足“煙旅融合”,以“黨建紅”引領“生態綠”,讓這個洞庭湖畔的小村落煥發勃勃生機。
消費幫扶添活力
(旅游終端特產區一角 歐陽明月攝)
在梅家洲村玖源旅游終端店里,店主何陽忙著給游客打包“梅”好伴手禮。展架上,“安小鹵”醬鴨真空包裝令人垂涎,洞庭湖小魚干碼放整齊,新上市的有機大米透著清香。
“這些‘安鄉農倉’產品特別受歡迎,春節后我們補了三次貨,一度脫銷。”何老板指著鄉村振興專柜介紹道。在玖源驛站,返鄉青年忙著直播,“家人們,這是我們現磨的紅薯粉,煮出來根根分明,吃起來軟糯彈牙……”直播間,廣大受眾躍躍欲試。
近兩年來,安鄉縣局牢牢把握縣委政府打造“百億醬鹵產業集群”的機遇,以“百千萬”工程為抓手,在全縣已建成12條示范街、14家引領店,推動1158家終端實現“數智化”轉型,利用后臺大數據開展深度分析,精準對接城鄉消費需求,大力推動梅家洲村綠色蔬菜、有機稻米、臘肉等農特產品入駐本縣“湘匯”平臺,把“王餃兒”“楊矮子”等本土品牌引入卷煙零售終端,協助梅家洲村開發青梅酒、芝麻糖等文創產品,讓土特產變身消費者“伴手禮”,帶動醬鹵制品、有機大米等8類農貨銷售額同比大幅增長。
生態鄉村展新顏
(黨員志愿者走進田間地頭開展助農服務活動 歐陽明月攝)
安鄉縣局攜手梅家洲村村支兩委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引導村民加入合作社,進行生態種植,開展有機食品加工。該村玖源有機稻全產業鏈標準化示范田技術員張啟智一邊指導村民栽種秧苗一邊向我們介紹:“合作社推廣‘稻鴨共作’種出的有機大米銷路好,每斤能賣到18元,醬板鴨等食品加工幫助47名村民就業,還有‘網紅’直播帶貨促銷,綜合效益明顯。”在稻田里忙活的村民李民成由衷感慨:“現在,我們農忙時種地,農閑時務工,收入翻了兩番!”
縣局助力村支兩委壯大農業支柱產業的同時,大力實施人居環境提升工程,堅持生態農業和鄉村旅游深度融合,走出了“文旅興村”新路子。梅家洲村梅園壯觀,一條青石板路蜿蜒至梅林深處,周邊田園自然風光優美,更有名聞遐邇的有機農業加持,吸引了遠道而來的不少鄂、粵等外省游客。據縣局駐村工作隊幫扶專干王薇薇介紹,僅在去年,全村開展人居環境整治32次,清理溝渠12公里,現在,村里出門見景、推窗見綠,產業興旺、“顏值”“氣質”俱佳。
文化沁潤樹新風
(縣局志愿服務先鋒隊到村廣場開展普法活動 歐陽明月攝)
安鄉縣局深度挖掘梅家洲村紅色文化底蘊,聯合村支兩委打造“玖源驛站”綜合服務平臺,除了提供導覽、購物等一站式服務,還定期舉辦非遺展演、農耕體驗等活動,讓游客在賞梅之余感受安鄉獨特的芝麻豆子茶技藝,體驗官垱香干制作,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交融共生,年接待游客超3萬人次。
夕陽西下,梅園深處的紫菱書屋書香氤氳。村民梅大姐正帶著孩子閱讀。現在村里有書屋、健身廣場,還評上了‘文明家庭’,公益活動越辦越多,我們也樂在其中!”梅大姐細數著這些年來村里發生的變化,幸福溢于言表。村民胡愛華也接著說,“中午去老年食堂吃一頓物美價廉的中飯,晚上去村廣場跟著大部隊跳廣場舞,養老生活可安心啦。”從書香浸潤的紫菱書屋到人氣興旺的玖源驛站,村民們的幸福感獲得感滿滿。
如今,梅家洲這個湘北小村正借助煙草行業的“金葉力量”深耕鄉村“沃土潛力”,以梅為媒,繪就“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鄉村振興新圖景,譜寫出一曲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動人樂章。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