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的清河縣,麥浪翻滾,本是一派豐收的喜悅景象,卻讓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洼里村幫扶對象孫友慶愁 容滿面、心急如焚。家中妻子突發急病,情況危急,他不得不放下手頭一切,匆忙陪同 妻子前往北京醫院就醫。然而,禍不單行,此時家中承包的12畝小麥正值成熟的關鍵時期,金燦燦的麥穗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咔咔”聲響,仿佛在催促著收割。
孫友慶的父親身體本就不好,平日里做些簡單的家務都有些吃力,更別說承擔收割12畝小麥這樣繁重的體力活。想到父親在烈日下艱難勞作的模樣,想到可能因收割不及時導致小麥倒伏、霉變,一年的汗水與心血付諸東流,孫友慶在醫院的走廊里來回踱步,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滿心的焦慮與無奈無處排解。
在這絕望的時刻,清河縣煙草專賣局幫扶責任人王振田的話突然在他腦海中浮現:“有任何‘急難愁盼’問題,隨時聯系我,我一定全力幫忙解決。”當時,孫友慶只覺得這是一句溫暖的關懷,并未當真,可如今,這句話卻像黑暗中的一絲曙光。他顫抖著雙手,抱著試一試的心態,撥通了王振田的電話。電話那頭,王振田的聲音沉穩而堅定:“放心,這事包在我身上!”
王振田放下電話,立刻向清河縣煙草專賣局黨支部進行詳細匯報。縣局黨支部高度重視,迅速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第一時間組建志愿小組,奔赴孫友慶家的麥田,幫助解決燃眉之急。志愿小組成員們接到任務后,沒有絲毫猶豫,放下手頭的工作,迅速集合,驅車趕往麥田。
來到麥田,只見金黃的麥穗隨風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空氣中彌漫著麥子成熟的香氣。可志愿小組的成員們卻無心欣賞這豐收美景,他們深知時間緊迫,必須爭分奪秒。大家迅速分工,有人負責聯系周邊的收割機,有人與孫友慶的父 親溝通具體需求,有人在田間查看小麥的成熟情況,確保收割時機恰當。在聯系收割機的過程中,他們不厭其煩地與多個機手溝通,仔細協商收割價格、時間安排和作業要求,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只為能以最優的方案完成收割。
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收割機終于順利開進麥田。隨著機器的轟鳴聲響起,一顆顆飽滿的麥粒被卷入收割暫儲倉,又源源不斷地流入三輪車斗內,然后裝入編織袋中。志愿小組成員們頂著炎炎烈日,在田間穿梭忙碌,幫忙搬運麥袋、整理場地。汗水濕透了他們的衣衫,顆顆汗珠在陽光下折射出晶瑩的光芒,可他們的臉上卻始終掛著堅定的笑容。
經過緊張忙碌的作業,12畝小麥全部顆粒歸倉,未受絲毫損失。當這個消息通過電話傳到遠在外地醫院的孫友慶耳中時,這個一向堅強,在生活的重擔下從不輕易低頭的漢子,瞬間紅了眼眶,淚水奪眶而出。他哽咽著,連一句完整的感謝都難以說出口,心中卻早已被溫暖與感激填滿。
這通特殊的求助電話,不僅托起了沉甸甸的麥收希望,更托起了群眾對幫扶工作的信任與期待。這一暖心事件,生動展現了清河縣煙草專賣局“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扎實成效,彰顯了幫扶人員對幫扶對象的深情關懷。他們用實際行動兌現承諾,在群眾遇到困難時及時伸出援手,切實解決群眾的燃眉之急,讓“我為群眾辦實事”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溫暖與守護。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