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全面貫徹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工作要求,構建“精益高效、協調共享、綠色循環”供應鏈體系,浙江煙草系統以綠色物流園區建設為抓手,以數字化技術為驅動,加快“智慧+綠色”物流深度融合,努力打造綠色物流新名片。今年以來,全省系統累計節約用電174萬千瓦時,凈化儲水達2.5萬噸,減少油耗達7.2萬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200萬千克,取得了經濟和社會效益雙提升。
臺州煙草配送中心“雨水花園”建設實景。鄭海平/攝
推進綠色物流園區建設
在新一輪技改中,浙江煙草系統推進以“節能、節水、節材、環保”為主要特色的綠色園區建設,通過循環用水、自然采光、送風節能等技術,著力打造“會呼吸”的生態物流園區。
聚焦水循環利用,以浙江省煙草公司臺州市公司為試點,打造了集雨水收集和凈化為一體的海綿物流園區,通過雨水截流循環利用,每年節約自然用水1500噸,為園區凈化儲水2.5萬余噸。
聚焦自然采光利用,在全省系統物流園區工房中采用“電動窗簾+充氮隔熱全玻璃采光頂”技術,在有效隔熱的同時,減少照明用電損耗,通過太陽能儲能照明,實現可再生能源利用。聚焦精準送風節能,應用“水冷機+崗位定點精準送風”技術,根據面積、工位分布情況合理設置送風點,實現節能減排。
聚焦管理模式創新,浙江煙草系統在行業內率先探索構建涵蓋3級18項指標的煙草綠色物流評價體系,打造了動態分析園區綠色指數的數字大屏,以數據驅動物流向碳達峰碳中和的要求邁進。
杭州煙草卷煙配送中心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引入了太陽能采光系統,在整個聯合工房分布有102個導光管,太陽光線充足時完全能夠滿足現場生產作業需求,并可據天氣情況,適量開啟部分節能燈用于輔助照明。該套系統每年可節約近5萬度電。姜茂華/攝
轉變綠色物流生產方式
浙江煙草系統以智慧為引擎,在物流工房推行綠色生產,通過打造“全面感知、數字驅動、智能管理、智慧決策”智慧物流體系,加快“一屏掌控”的智控中心建設,把綠色低碳理念貫穿于智能調度的全流程、全環節。
運用“拉式調度”方法,通過對訂單的精準畫像,保障每一道工序資源的合理安排,實現運行“供需平衡”。通過智能排班,實現倉儲分揀人員的輪動復用、淡旺季的動態排班和送貨線路的動態優化,在卷煙銷量和零售客戶數同比增長的前提下,全省系統每年可減少8000個作業班次。通過對高架庫、備貨系統、煙倉和物流車輛等設備資源的合理調度和優化,日平均縮短0.6個小時的作業時間,分揀車間的總能耗降低了5%,實現了作業任務配置更加科學精準,生產模式更趨低碳節能。
溫州煙草配送中心積極推進新能源車輛,目前共有11輛新能源配送車輛,單車滿電狀態下續航能力達到230公里,全年共行駛12643公里,可節約燃油19037升,減少碳排放約50噸。石磊/攝
開展綠色包裝和運輸
浙江煙草系統落實煙草行業綠色循環工作任務,加強煙箱分層分類儲存,持續優化與工業企業的協同機制,實現煙箱總返還率100%,連續多年位居行業前列。
創新綠色包裝工作路徑,按照“專業化回收、資源化利用、市場化運作”的思路,推進卷煙包裝膜回收,并在部分地市級公司率先引進可降解膜包裝機,預計年內可減少使用13噸塑料薄膜,在降低能耗的同時,有效減少白色污染。
推進綠色運輸,以模型算法為支撐,結合道路條件、續航里程、載重能力等參數,明確新能源車適用區域和最佳配送半徑,并制訂分批推廣應用計劃,以租購并舉方式推進新能源車在配送環節的應用。同時,在6個地市級公司完成了充電樁改造,實現了充電設施遠程控制啟停、實時狀態掌握和電費精細管理,有效利用峰谷電差,助力運輸環節的節能減排和降本增效。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