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國家煙草專賣局印發實施意見,要求扎實做好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加快推動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綠色低碳建設怎少得了煙草物流人的身影?且看各地煙草物流人在不同工作環節的探索實踐——
安徽阜陽
打造無照明設備的 “黑燈倉庫”
新年伊始,“黑燈倉庫”正式在安徽中煙阜陽卷煙廠成品庫倉庫上線投入使用
“黑燈倉庫”指的是不需要照明設備的倉庫,是高度智能化的無人倉庫,在提高作業效率的同時節省電力和能源的使用。安徽中煙阜陽卷煙廠以成品卷煙物流供應鏈為驅動,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物聯網和智能物流設備與企業生產融合創新,率先在廠物流分中心成品庫倉庫集成使用智能掃描站、關節機器人、智能分揀機器人、碼盤機器人、插取式搬運機器人輸送線、全自動上下架提升機等多項智能設備,采用智能控制算法將硬件和軟件采集的數據集中于成品庫智能管控系統,實現設備與設備、設備與物料、設備與人的互聯和匹配。
阜陽卷煙廠成品 “黑燈倉庫”可以24小時不間斷無燈作業,通過智能管控系統和貨到人模式,可超前響應訂單,將第二天出庫產品于夜間由庫存貨位轉移至待出庫區存放,縮短取貨路徑提升出庫效率,全年可節約用電103680度,是行業綠色倉儲的有益實踐案例。(徐四海)
河北中煙
建設物流集散中心實現綠色運輸
運輸管理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功能,運輸費用約占物流運行費用的50%,建立合理的儲運資源布局,減少不合理運輸方式,是開展綠色物流的重要工作。
河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從2016年開始,按照行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供應鏈協同為重點,著眼于行業資源整合,以訂單分類管理為基準,以碎片化訂單為突破口,建立了“干線批量運輸,支線按需配送,保障精準到貨”的物流精準調度管理思路,利用行業富余倉儲資源,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物流集散中心建設工作。六個省外物流集散中心的建設和一個省內集并庫的建設,將碎片單拼湊為整單,實現了規模化運輸,通過完善資源布局,加強運輸組織管理,減少了不合理運輸方式,進一步推進了綠色運輸體系建設。
2019年,原料產地存儲模式應運而生。河北中煙以此為契機,開展原料儲運模式研究。站在物流運行鏈的角度,通過對原料采購運輸費用、存儲費用、裝卸搬運費用、破損包裝費用的研究,結合公司生產模式,建立了以省內石煙為全省養護中心,以云南昆明、四川德昌、山東諸城三地為省外就地養護中心的新儲運布局。通過統一謀劃、統一調度,改變了以前由廠內存儲,使用時再進行廠際間調撥的情況,實現了養護地直接調撥的運輸形式,有效減少了廠際間調運、裝卸搬運和破損包裝的次數,有效緩解了生產運輸壓力,在節約成本的同時,通過規模化運輸減少了環境污染。(于卓、李東輝)
湖北武漢
推進塑料煙箱循環利用
2021年以來,湖北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武漢卷煙廠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扎實推進塑料煙箱循環利用工作,不斷提升企業綠色生產水平。
堅持流程思維,持續完善塑料煙箱循環利用的流程和標準體系。召開專題研討會10余次,明確工作職責、時間節點和工作舉措;建立工廠生產會周通報機制,緊盯目標任務進度、暢通關鍵環節堵點;優化塑料煙箱物資供給、生產組織與物流配送流程,建立關鍵環節作業規范,提升省內“6+1”城市圈塑料煙箱循環使用水平。
堅持攻堅克難,切實破解塑料煙箱循環利用的阻力和技術瓶頸。科學統籌倉庫庫存,充分整合資源,減少廠內二次轉運,實現塑料煙箱集并發貨,降低物流運行成本,減少搬運環節質量隱患。積極開展設備升級改造,優化了碼垛機械手夾具結構,提高了塑料煙箱的抓取牢固程度,有效解決了機械手抓取塑料煙箱的相關問題,物流入庫作業效率提升50%,發貨環節中的損煙事件減少30%。
堅持示范引領,扎實推動塑料煙箱循環利用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堅持信息化、數字化賦能綠色發展產業鏈供應鏈,突破性地提升了塑料煙箱省內多點循環使用能力,圓滿完成“綠色循環”工作任務。截至2021年12月,武漢卷煙廠循環使用塑料煙箱計劃執行率達101.9%,同比去年增長174%。(鄧彥、廖正才、胡文兵)
河南
新能源送貨車應用行穩致遠
“我負責的送貨線路往返接近170公里,原柴油車運行費用約100元,新能源車只需20元。配送中心新能源送貨車平均每天行駛約100公里,算下來一臺車平均每天能夠節約運行費用50元。”談到駕駛新能源送貨車的體會,河南省鄭州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卷煙物流配送中心送貨員晉博這樣說。
近年來,河南省煙草專賣局(公司)積極貫徹煙草行業綠色循環物流發展要求,穩步推廣應用新能源送貨車,目前應用單位達到15家,新能源車輛占終端配送車輛總數的35%,年均節約物流費用930余萬元。
科學引入,統籌推進。2017年年初,河南省局(公司)啟動新能源送貨車引入可行性研究。他們一方面積極“走出去看”,到行業兄弟單位考察新能源車輛運行情況,一方面注重“在一起談”,邀請廠商專家開展專題培訓,解答基層單位的疑問。同時,與5家車輛供應商洽談,爭取到39臺新能源車輛,提供給省內6家單位先行試用。
積極試用,分類部署。隨后,河南省局(公司)出臺新能源配送車輛實施方案,2019年9月,首批50臺自有新能源車在鄭州市局(公司)投用。試點過程中,河南省局(公司)積極建立車輛使用維護、安全運行等制度,出臺新能源配套設施技術標準,確保管理“跟得上”。
注重效益,穩步推廣。隨著新能源車輛推廣取得階段性成效,河南省局(公司)采取“立足自身、穩字當頭、因地制宜、效益優先”策略,不斷探尋適合自身的發展道路。他們持續強化配置管理,修訂全省系統配送車輛配備管理辦法,明確新能源車輛配備比例與環保政策、車輛性能相掛鉤的指導思想,避免新能源車續航短板造成物流作業可靠性降低問題;積極推廣新型送貨模式,以網格化等區域集中配送模式為代表,形成“里程短、運量大、城區為主、單日多次發車”為主要特點的“T+0”送貨線路,實現與新能源車輛性能精準匹配。
自去年起,河南省局(公司)啟動卷煙物流中短途干線運輸新能源車輛的應用研究,在洛陽市局(公司)卷煙物流配送中心嘗試應用載貨量3噸的電動廂式貨車開展物流中轉業務,持續推動新能源車輛應用實踐向更深和更廣的領域拓展。(張國華)
山東威海
面向零售客戶開展“讓裹膜回家”行動
“自從你們向我介紹了卷煙包裝塑膜歸集、包扎、回收操作規范,宣傳了塑膜回收的好處和意義,我感覺自身的環保意識、現場管理意識得到了大幅提升。現在我在家里也會‘變廢為寶’,利用廢舊紙箱做成一些收納工具,帶動著孩子們也跟我一起動手起來。”1月20日,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天福辦王慧芳酒水商行的店主王慧芳開心地對威海煙草配送中心送貨員鄒建說。
塑料制品隨意亂丟亂棄,難以降解處理,對土地、空氣、水體、人體都會造成不可逆轉的危害。為建設資源集約型、環境友好型企業,助力行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自2021年7月份以來,威海市局(公司)將“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一體貫徹、全面落實到綠色物流建設工作中,成立攻關小組,在全省系統率先開展卷煙包裝塑膜回收循環利用工作,并率先建立卷煙包裝塑膜回收工作流程,“變廢為寶”,走出了一條“塑膜垃圾”綠色循環發展之路。
攻關小組本著“公益為先、客戶自愿”原則,通過新商盟煙草營銷系統,面向全市系統零售客戶開展“卷煙包裝塑膜回收零售客戶問卷調查”,結果發現,認識到塑膜對于自然環境的危害性、愿意無償進行變賣的零售客戶僅有40%左右,而有意愿參與卷煙包裝膜有償回收的占比高達95.1%。
在充分了解零售戶的意愿需求、認為開展此項工作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后,攻關小組統籌協調,突出發揮流程建設的指引作用,制定出了一整套卷煙包裝塑膜回收循環利用的流程方案,繪制了塑膜回收管理流程圖,優化了具體流程節點,流程共包括宣傳引導、收集客戶信息、信息維護、制作回收箱等11個節點,塑膜回收和塑膜處置2個關鍵節點。
在教育普及、宣傳引導方面,攻關小組向全市系統零售客戶制作發放“讓裹膜回家”倡議書,借助誠信互助小組例會,廣泛宣傳“綠色環保、愛心公益”理念,確保客戶充分認識、普遍接受;從服務客戶角度出發,制作《簡單三步,教你如何整理回收卷煙包裝膜》教學小視頻,讓零售客戶直觀感受回收工作便捷性,不斷提高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
在信息維護、規范運作方面,小組成員梳理制定《卷煙包裝塑膜回收管理辦法》,細化責任部門、實施標準和時間節點。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廣”的原則,對346戶首批塑膜回收試點戶進行現場指導。同時,小組成員自主研發制作塑膜回收箱,選取硬度強、耐用度高的“利群”(新版)卷煙包裝箱作為制作卷煙塑膜回收箱的基本材料,制作過程全面體現了綠色環保、節約精益理念。他們還定做零售戶信息識別二維碼,“一戶一碼”精準鎖定回收箱,實現卷煙包裝塑膜回收流程中點點對應、包包清楚。通過確定卷煙包裝塑膜回收流程的周期和標準,攻關小組開發基于物流管理平臺的《卷煙包裝塑膜回收管理程序》,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卷煙包裝塑膜回收工作流程進行精準監管,確定以季度作為包裝膜回收周期,送貨員指導客戶卷煙包裝膜收集、整理、儲存相關操作方法,有效保障了塑膜回收流程工作的質量高、數據精、時間準。
在黨建引領,公益融合方面,攻關小組發起“薄膜?厚愛”黨建+公益活動,由零售客戶、客戶經理、物流員工三方黨員代表組成愛心聯盟,將收回塑膜有償交廠家循環利用,回收所得收益全部捐獻地方慈善機構并,在新商盟網站發布公示,接受全體零售戶監督。
卷煙包裝塑膜回收工作流程建立以來,全市共有首批300余戶零售客戶加入“減塑行動”行列,共回收卷煙包裝塑膜達2.4萬余包、600余公斤,實現14檔以上零售客戶全覆蓋,首批回收收益全部捐獻至威海市慈善總會。2022年將推廣至全市所有零售客戶,預計回收塑膜10000公斤左右,為綠色物流建設探索了新路徑、豐富了新內涵。(李樅)
浙江臺州
探索物流園區綠色運行管理
近年來,浙江省臺州市煙草專賣局(公司)以綠色物流園區建設為抓手,以數治管理為驅動,加快煙草物流“智慧+綠色”深度融合,在行業內率先探索物流園區綠色運行管理實踐。
聚焦數治,構建綠色管理系統。以數字驅動綠色生產生活,以綠色評價指標體系強化綠色運營,搭建“全域感知、智能分析、一屏掌控”的發展架構,形成“建-管-用”的綠色發展閉環,不斷推進臺煙物流“智慧+綠色”深度融合。著力構建“三個一”(一個系統、一套體系、一個策略庫)的煙草綠色物流新模式:即建成一個集數據采集、數據分析、系統調度于一體的綠色物流管理系統;形成一套具備科學性、全面性、靈活性的綠色物流評價體系;構建一個“動態、可持續、信息共享”的綠色物流管理策略庫,實現數智到數治的管理轉型。
聚焦技改,推進綠色園區建設。在新一輪技改中,秉持“節約能源,綠色環保”理念,推進“節能、節水、節材、環保”為主要特色的綠色園區建設,應用“電動窗簾+ 充氮隔熱全玻璃采光頂”,實現聯合工房全區域照明,全年可節約照明用電 5.63萬度;應用“水冷機+崗位定點精準送風”, 一個夏天可節省用電 48 萬度。同時開展“雨水花園”建設,通過雨水截流循環利用補給景觀用水、廁所用水等,實現雨水循環利用,全年節約自然用水1500噸,為園區凈化儲水2.5萬余噸,持續推動物流環節綠色循環發展。
聚焦護綠,提高綠色包裝效能。在全市范圍內率先開展物流崗位“護綠行動”,按照“專業化回收、資源化利用、市場化運作”的思路,積極落實包裝薄膜回收,由送貨員統一回收、統一處理,力爭回收比例達到15%以上;率先在全省試點使用可降解膜包裝機,通過技術改造明年先試用一臺可降解膜包裝機,試用穩定后視情況逐步推進6臺常規煙的全部更換,預計一臺包裝機全年可減少使用13噸熱收縮膜,可降解膜推廣比例達到10%,在節能降耗的同時,減少白色污染。
聚焦低碳,探索推進綠色運輸。結合道路條件、續航里程、載重能力等參數,在全市23條第三方終端送貨外包的送貨線路中,挑選出8條單車日行駛里程180公里以內的線路,啟用新能源車試點配送。并按照先市區后郊區,逐步擴大至農村、山區的步驟,穩步推進新能源車使用,目前新能源配送車輛占比達11%。同時,制定新能源車三年推廣應用計劃,力求2024年新能源車使用比例達到90%以上、園區員工新能源車(包含綠色出行方式)使用率提升至50%以上。
聚焦個性,引入可再生能源。目前,我們園內主要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就是35盞太陽能路燈。下階段,計劃再新引進風能發電、光伏車棚、太陽能屋頂及充電樁等,通過信息技術與光伏技術的融合,提升光伏系統發電效率,讓每一焦太陽能轉化為更多的光伏電力,努力實現部分能源自給。預計可在屋頂安裝660平方,車棚1650平方米,可產生電量約84.3萬度,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4萬千克。(謝晨雯)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