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是我國為建設綠色健康的地球生態,向全世界發出的鄭重承諾。
要兌現這一承諾,需要每個人、每家企業、每個單位“節”盡所“能”。
孜孜努力的群體里,地處祖國西南邊陲的德宏煙草綠色低碳物流園也在其中。近年來,園區以黨建為引領,錨定低碳綠色物流建設目標,打通節能減排關鍵節點,向“綠”疾行,旨在答好“時代之題”,奔赴“綠色之約”。記者近日便來到這里,感受這里滿滿的綠色低碳元素。
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系統。劉旭凱攝
園區大門口看上去和其他園區無異,腳下卻藏有“秘密”。“下面我們建了200立方米的儲水池,對園區排水管網調整后,將水資源匯總引流至儲水池回收利用。”接待記者的園區工作人員賀彪頗為得意地說。
話往回捯:有那么多水匯總到儲水池嗎?“有!”賀彪說:“一方面德宏州雨水豐沛;一方面園區依山而建,山泉水豐富且常年不斷;另一方面園區會產生廢水,廢水經凈化后也要排放。‘三水’匯聚,儲水池就會源源不斷地有水排入。”
排入之后呢?“我們通過水肥一體化智慧灌溉系統,將收集后的水用于園區植被澆灌、土壤保溫控肥、園區抑塵控溫、廁所沖洗等,進而實現水不出園,構建園區海綿式水系統循環生態圈。”賀彪接著解釋。
小小儲水池,作用真不小。“確實不小,相比以前,每年預計節水2100噸。”賀彪說著,帶記者走進大門。
剛進大門,左手邊又有綠色低碳的體現。
這里有一間20余平米的小屋,既能回收垃圾,還有綠色低碳理念的宣傳,甚至能測算碳足跡。因綠色低碳的元素滿滿,小屋美其名曰“碳中和生態文明小屋”。
生態文明小屋。劉旭凱攝
為提升員工參與度,園區給出激勵政策:把垃圾按要求扔進放置在小屋內的垃圾桶,便能生成碳積分。積分達到一定量后可兌換物品,用于綠化種植,進而凈化園區空氣、水體、土壤等。
離開小屋,賀彪又介紹起園區綠色低碳的另一法寶——廢棄物循環系統。怎么理解?
“我們利用微生物發酵技術,把不可回收但可降解的垃圾、植物濕垃圾、廚余垃圾在沼氣池進行無公害發醇處理后,產生的沼氣給食堂供能,變廢為寶。可回收垃圾送到前面提到的生態文明小屋,再運往廢品回收站。”賀彪說,此舉預計全年可實現減碳約40噸。
“你看!”介紹完廢棄物循環系統,賀彪又“馬不停蹄”地指向園區屋頂。
原來,屋頂布設著許多光伏電板。“作用大嗎?”記者頗為好奇地問他。
“作用大得很。”賀彪說:“德宏州屬于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日照2281—2453小時。我們利用這一條件,投資147.57萬元,在園區屋頂布設分布式光伏電板,再采用‘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達到綠色低碳的目的。”
據估算,屋頂布設的光伏電板年發電量約40萬度,按照綠色能源產生的社會效益計算,可實現年節約煤約123噸,年碳減排約338噸,約等于300戶家庭一年用電產生的碳排放量。
屋頂的光伏電板。劉旭凱攝
“我們對園區34個路燈進行了太陽能改造,將原有照明燈改為節能光源,實現了夜間路燈照明100%使用清潔能源;產品包裝上,我們取消了貼標機貼標環節,完全采用無紙化配送;綠色配送上,我們在全省率先實現全州客戶‘兩周一訂、兩周一送’模式;配送車輛上,我們有6輛新能源車集中在芒市城區配送……”介紹起園區的綠色低碳元素,賀彪停不下來。
而且,園區還在行業內率先搭建碳中和數字化管理平臺,讓綠色物流“長”出“綠色大腦”,提升園區雙碳管理、服務、監控、決策等運行效率,實現物流園區碳抵消、碳排放可采、可算、可視、可控。
看得出來,行走德宏煙草綠色低碳物流園,綠色低碳在這里從來都不只是口號,而是落實在實實在在的行動中。截至目前,在推進低(零)碳綠色物流建設中,園區所屬的德宏州煙草專賣局實現了4個全國煙草行業率先,6個省煙草系統率先,該局還被德宏州環境污染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授予德宏州低碳物流園區建設先行先試示范單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致力于國家“3060”的雙碳目標進程中,德宏州煙草專賣局正以德宏煙草綠色低碳物流園綠色低碳打造為切入點,掛“加速擋”,跑“加速度”,力爭園區實現2023年碳達峰、2030年碳中和,做行業低(零)碳綠色物流建設的堅定踐行者,讓低碳扎根當下,用綠色引領未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