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毫米,大約只有人類頭發絲直徑的二分之一,是廣東省東莞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物流配送中心正在使用的卷煙包裝裹膜的厚度。
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帶著疑問,記者近日來到物流配送中心一探究竟。進入車間,記者立刻感到“綠意”十足:分揀場區使用采光板實現自然光亮照明,分揀線上物料使用、擺放井然有序,現場環境干凈、清爽,不遠處一位工作人員正在回收紙箱,另一位工作人員則整理打包回收的裹膜。
技術人員調試卷煙包裝設備。
“聚焦推廣輕量化包裝、降低白色污染,近年來,我們初步形成了‘裹膜采購、分揀包裝、卷煙配送、收集整理、整體儲存、回收再造’的六步工作法,有效構建了較為科學完善的裹膜綠色循環體系。”物流配送中心主任戴書文向記者介紹了他們在裹膜使用和回收方面的成效。
早在2021年,東莞市局(公司)就積極探索打孔塑膜技術,經過百余次調試,成功推出打孔包裝裹膜,有效減少近15%的裹膜表面積,當年累計節約裹膜5280.1公斤。
然而,隨著打孔包裝裹膜的進一步推廣使用,打孔造成裹膜承重性能下降的問題日益凸顯,卷煙在搬運過程中時常出現因用力不均而散落的現象,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配送效率。如何另辟蹊徑,讓裹膜進一步“瘦身”變“綠”?壓縮裹膜厚度成為創新突破點。
在不到一年半的時間里,從0.15毫米到0.12毫米,再到0.08毫米、0.05毫米,物流配送中心創新團隊爭分奪秒會診難題、聯合攻關,終于將裹膜厚度壓縮到0.04毫米。
裹膜厚度降下來了,新的問題卻接連出現。裹膜使用量受包裝任務數、單包條數的影響很大,包裝任務越多或出現單包條數低于滿包條數的情況越多,卷煙包裝裹膜使用量就越大,而這兩者取決于銷量和客戶需求,難以做到有效控制。
以問題為導向,東莞市局(公司)對比分析往年同期數據實施定額管理,客觀判斷裹膜使用量與實際需求量是否一致,并通過監測偏離幅度進行及時干預管理。此外,他們還將裹膜使用情況與班組月度考核掛鉤,及時分析超額原因,確保生產過程中的卷煙裹膜用量始終保持在定額范圍內。
實時監控裹膜使用情況和強化考核雙管齊下,裹膜使用量少了,一線員工參與裹膜節約使用工作的積極性提高了。2023年,常規煙單箱耗膜量、異型煙單箱耗膜量、總單箱耗膜量均超額完成定額目標,分別比2022年實際耗膜量下降9.01%、8.13%和10%。
“你看,我們還在東莞煙草物流‘20同話’微信公眾號上開辟了裹膜回收專欄,向全市4萬多名客戶發出裹膜回收倡議書,實時推送政策解讀、措施解析、熱點回應等內容。同時,市場經理和送貨員還利用線下拜訪時機開展面對面宣傳,充分調動客戶了解環保、支持環保、參與環保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截至目前,客戶參與率達98%。”戴書文打開手機頁面向記者展示道。
同時,東莞市局(公司)采取多元化策略進行裹膜采購,通過組織各班組對裹膜使用情況進行評測,選出多個質量更好、價格更低、服務更優和效率更高的優質裹膜,實現降本增效。
一線分揀員工認真測試各種規格的包裝裹膜。
嘗到綠色包裝為企業高質量發展帶來的甜頭后,東莞市局(公司)持續探索綠色包裝新途徑。他們加強工商協同,積極開展整托盤聯運技術,扎實開展卷煙包裝箱循環利用工作,以打造綠色生產車間為目標,深入推進物流設備TPM管理和管理診斷,不斷探索試點應用自行定制的周轉箱等綠色包裝形式逐步代替裹膜包裝,進一步壓縮裹膜的使用量,有效提高煙草物流“含綠量”。
向“綠”而行,要求企業以“綠”為底色持續創新。以“匠心”創新工作室為抓手,東莞市局(公司)積極與科研機構、高校等單位合作,探索廢舊裹膜回收利用新路徑,通過研發包裝機精準送膜裝置等技術,進一步提高包裝效率、降低裹膜消耗,實現降本增效和節能減排的雙重目標。
近三年累計減少裹膜使用量1.98萬公斤,累計回收裹膜近800公斤,“變廢為寶”置換新裹膜288.5公斤,卷煙單箱耗膜量連續三年實現同比下降……東莞市局(公司)通過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舉措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綠色”成績單,以實際行動踐行了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責任擔當。
(東莞市局(公司)供圖)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