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西西北部、云貴高原南緣,層巒疊嶂的喀斯特地貌,勾勒出河池獨特的生態畫卷——群山如黛接云際,公路似帶繞峰回。
對卷煙物流配送而言,這詩意的山山水水卻是一道天然屏障:地形復雜多變,零售終端分散,年均配送里程超70萬公里,山區單線運輸能耗高出平原地區40%。
近年來,河池市煙草專賣局(公司)緊緊圍繞“雙碳”目標,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煙草專賣局(公司)綠色物流體系建設思路,大力推進“一并一減一換”,以技術革新、降本增效推動物流工作綠色轉型,加快打造綠色低碳供應鏈,在山水之間繪就綠色新圖景。
一并——中轉站整合優化
4年多時間里,5次站點合并,中轉站由11個整合為1個本級送貨部加4個中轉站,配送路線和配送車組分別從173條、35個優化整合為145條、29個,減少配送用車6輛,減少配送用工14人。
“為進一步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按照市局(公司)黨組要求,自2020年5月起,我們開始探索11個縣(區)的卷煙配送線路優化整合。經過5次優化,我們形成了現在這種資源集約、配置優化的‘1+4’區域配送網絡布局,為“柳來河(柳州、來賓、河池)區域物流中心”建設奠定良好基礎。”河池市局(公司)卷煙物流配送中心主任曾春燕介紹。
河池市境內地形多樣、山嶺綿亙,零售終端散布于大山深處。如何有效優化整合線路?河池市局(公司)以“小范圍試點、從中心區域輻射”的思路,分5次逐步推進,最終完成了全市卷煙配送線路的整合優化。
經過深入的現場調研與可行性論證,河池市局(公司)以配送戶數、裝載率、配送時長和里程等指標為切入點,打破原來按行政區域配送的模式,就近劃分配送區域,圍繞“用平臺、找場景、挖應用”工作要求,利用智能配送系統探索出“單元+支線”的區域配送一體化新模式——零售戶密集的城區或者鄉鎮,進行集中配送以提高效率;零售戶比較分散的偏遠地區,對原有支線進行適當調整,保證整體的配送效率。
新模式并不是簡單的線路整合、站點合并,而是牽一發動全身,人員調配、訪銷周期、車輛管理、后勤保障、基建改造等諸多問題皆要考慮周全。河池市局(公司)集眾智、聚眾力,做好頂層設計,明晰路線圖、時間表,相關部門各負其責、攜手推進。
2020年5月,他們最先在金城江區和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進行試點,配送中心與人力、營銷、后勤、安全管理等部門通力協作,在實地調研后,商定人員優化配置方案,調整訪銷周期,確定車輛管理、安全保障工作等。
及時分揀才能保障及時配送,確保分揀工作壓力均衡分布至關重要。在試點過程中,配送中心與營銷中心多次召開聯席會議,反復核算相關數據,研究最佳調整方案。
為更好提升物流資源利用效率、配合中轉站點集約優化,河池市局(公司)探索出淡季柔性分揀配送工作法,彈性安排分揀時間,提高設備有效作業率,減少分揀設備空轉及待機時間,2024年4月至8月試行期間,分揀用電量每月約減少400千瓦時。
線路優化前后數據對比顯示,單車日均送貨戶次同比提高10.83%,單車日均送貨數量同比提高12.56%,有效提升了資源利用率。
一減——包裝塑膜瘦身減量
“如何有效減少卷煙包裝塑膜用量,一直是我們研究綠色物流發展的重要課題。”在異型煙分揀線前,配送中心送貨部部長石盛毅告訴記者,在他們看來,塑膜減量是綠色物流建設的必由之路,而技術創新則是塑膜減量的首要策略。
在設備技改方面,配送中心針對異型煙分揀線進行了優化創新,在原有半自動異型煙分揀線上增加異型煙包裝側推加手工串聯推疊機構。“這樣可以將5條以下難以合并包裝的異型煙,推送至異型煙包裝側推加手工串聯堆疊機構,分送到手工操作臺進行人工打包。這不僅提高了分揀效率,更實現了塑膜用量的精準控制。”配送中心技術部部長廖忠美解釋道。
此外,他們還持續優化卷煙包裝方式,在異型煙人工包裝環節采用“單條直貼標簽+膠圈捆扎”的綠色包裝方式,大幅減少塑膜使用量;從源頭入手優化塑膜材質,塑膜的厚度從48微米降到45微米,塑膜的寬度從600毫米降到595毫米。
2024年,河池市局(公司)卷煙全年塑膜用量較上一年降低了6.25%,單箱卷煙塑膜消耗量由原來的0.42公斤/箱降至0.36公斤/箱,超額完成塑膜減量年度目標任務。
聚焦綠色發展,河池市局(公司)堅持“戰略引領、目標導向,節約優先、效率為本,創新驅動、技術先行,系統推進、有序降碳”的基本原則,不僅在減少塑膜用量上發力,還有序推進塑膜回收工作。
“我們統一回收卷煙包裝塑膜,舉手之勞就可以助力環境保護,零售戶都很配合。”配送員廖慶豐介紹,2024年,河池市局(公司)塑膜回收零售戶參與率達99.96%。
針對回收的廢棄塑膜,河池市局(公司)與廢品回收廠、公益組織等開展合作,進行統一處理,塑膜回收收益全部用于植樹造林。
一換——配送車輛動能轉換
截至今年2月初,河池市局(公司)共配備了15輛新能源甩箱配送車和14輛其他廂式新能源配送車,實現了100%使用新能源車輛開展卷煙配送工作。
“新能源車不僅有助于節能減排,而且噪聲小、車內設施齊全,我們駕乘的舒適度也提高了很多。”提起新能源配送車,廖慶豐贊不絕口。
然而,新能源配送車的推廣使用并非一帆風順,新能源車的里程限制、復雜的道路狀況,對推廣工作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
雖然經過前期配送中轉站整合以及線路優化,新能源配送車的續航里程能滿足絕大部分的配送線路,但仍存在少部分線路超出續航里程的情況。
結合廣西區局(公司)對配送駕駛的規范要求,河池市局(公司)提出了“人休息,車充電”的超里程線路配送方案:卷煙物流配送中心對145條配送線路逐一實地勘察,摸排里程超過250公里的配送線路上的快速充電樁布局,為配送員畫出詳細的充電路線圖,指導配送員合理利用休息時間給新能源車輛充電,確保了配送工作順利實施。
山高路遠,逐“綠”而行。既要生態效益,也要經濟效益,降本增效兩不誤,這是河池市局(公司)引入新能源車輛的重要目標。2024年,河池市局(公司)卷煙配送費用同比下降16.35%,單箱物流成本同比下降13.27%,單箱配送成本同比下降16.8%,人均卷煙配送效率同比提升11.95%,配送過程產生的碳排放大大減少。
如今,河池市局(公司)正努力將綠色低碳理念滲透到卷煙物流配送的每一個環節,圍繞綠色物流建設思路,針對綠色園區、綠色運輸、綠色包裝、綠色作業、綠色智能、基礎保障等模塊,按使用場景逐一列出綠色建設工作目標和推進措施。
“我們將繼續以科技創新為動力,學先進、多嘗試、下功夫、縮差距,全面推動物流綠色轉型升級,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貢獻河池煙草力量。”河池市局(公司)黨組成員、副經理韋欣燦表示。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