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陽光掠過河北中煙保定卷煙廠的原料庫區,智能傳感器正實時監測著庫房內的溫濕度,通風系統根據數據自動啟停;遠處的自動裝車系統正在精準碼放著煙箱,全程不見煙塵飛揚——這幅兼具科技感與環保范兒的畫面,正是保定卷煙廠物流轉型的生動縮影。近年來,保定卷煙廠聚焦倉儲成本管控痛點,以“智慧賦能+綠色轉型”為雙翼,在傳統物流向現代化物流跨越的征程中,寫下了獨具特色的轉型答卷。
空間里的“綠色辯證法”:從外租到自足的生態賬
“過去受限于傳統倉儲管理模式,我們很多原料都是外租庫存放管理,現在你看,全在咱們自己的原料養護區!”物流中心員工指著煥然一新的庫區笑道。誰能想到,這里曾因傳統倉儲模式的桎梏,每年要外租近萬平方米倉庫,不僅產生高額租賃費用,物資往返運輸還帶來額外碳排放。
破解困局的密鑰藏在“空間重構”的智慧里。通過空間數字化改造為突破口構建的“立體可視化倉儲地圖”,像給庫房裝了“透視眼”,每一個貨位的承載能力、空間余量都清晰可見。技術人員創新碼垛方式,讓每萬平方米庫房多容納3000擔原料,整體庫容提升1.8萬擔。更令人稱道的是廢品清理專項行動,2.1萬平方米長期閑置的“死角”被徹底盤活,改造后的原料養護庫配備了太陽能發電和智慧節能控制系統,既滿足了原料存儲的溫濕度要求,又實現了能源自給。
“現在不僅不用租庫了,每年還能省160萬外租費,算上減少運輸環節的碳排放,這可是筆實打實的‘生態賬’。”倉儲管理員算起賬來滿臉自豪。
數據流里的“節能密碼”:從人工到智能的效率革命
隨著調度員在電腦上確認指令,保定卷煙廠物流自動裝車系統隨即啟動。數字屏幕上,改進后的元啟發式算法正模擬卷煙的最佳擺放方式,仿佛一位“智慧規劃師”在精打細算。很快,自動裝車系統按照方案有條不紊地作業,1500件成品煙在110分鐘內完成裝載,全程零人工介入。
這場效率革命背后,是“數據驅動”帶來的節能質變。過去3名工人在車廂內搬運,不僅耗時費力,還因裝載不規整導致空間浪費和運輸能耗增加。如今,系統通過數字孿生技術提前模擬裝載效果,空間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裝車準備時間從30分鐘壓縮到3分鐘,效率提升90%。
在原料管理區,5G、數字孿生、邊緣計算技術讓“綠色養護”成為現實。智能傳感器實時采集溫濕度等數據,AI系統自動判斷原料狀態,精準啟動通風或除濕設備。“以前憑經驗開空調,現在靠數據說話,管理精準又方便。字化作業模式不僅重塑人力配置,更推動物流裝載向‘智能決策、精準高效’升級,讓‘數據跑贏經驗’成為降本增效新引擎。”保定卷煙廠物流中心主要負責人說。
管理中的“環保基因”:從粗放到精益的細節深耕
除技術賦能外,保定卷煙廠還構建了“精細管理+指標牽引+標準筑基”同步倉儲成本管控長效機制,將綠色理念融入管理各環節。
——精細管理,推進小垛位精細化管理,杜絕資源閑置,減少空間浪費帶來的隱性環境成本;部署工具定位管理系統、借物聯網為設備賦“數字身份”,實現隨需調取,大幅縮短尋物耗時,降低設備空轉能耗;推行分段式集中作業,科學劃分作業環節,讓倉儲、分揀、配送流程無縫銜接,提高整體運營效率,減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
——指標牽引,設立“倉儲空間效益指標”,將庫房利用率、單位面積存儲成本以及單位面積能耗、綠色包裝使用率等綠色指標納入部門核心考核,實時監控費用支出與環保成效情況,推動成本管控與綠色管理顆粒度細化。
——標準筑基,開展倉儲管理標準化建設,建立2套標準化流程,其中明確了綠色作業規范,通過全員培訓強化操作規范,堵上管理漏洞、避免隱性成本浪費與環境影響。
展望未來,河北中煙保定卷煙廠將持續深化智慧物流與綠色倉儲建設。一方面優化物流業務流程,加強與上下游協同,打造更高效、更智能、更綠色的供應鏈體系;另一方面緊盯行業發展動態和技術創新趨勢,積極引入先進物流技術與管理理念,以“智慧物流硬實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筑牢物流保障,讓降本增效與綠色發展成為貫穿企業發展的永續動力。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