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烏普曼、好友、帕特加斯、
羅密歐朱麗葉?絕對鄙視:
比亞達、金特羅、威古洛
這哥仨的關鍵詞是:便宜、量大。
尤其是大家口中的“小比”,古巴最便宜的雪茄之一。從未發布過特別版本。
這個量大又是什么概念呢。
有兩個數據。2009 年的古巴雪茄出貨量顯示,比亞達排名第三,占 14%。前兩名是蒙特(占 21%),羅密歐朱麗葉(占 17%)。第四五名是高希霸、帕特加斯(均占 11%)。更早的 2001 年,比亞達的出口份額也高達 9.3%。
比亞達的黃金時代,是在 1940-50 年代的美國。禁運后大受打擊,尺寸型號逐漸減少,直到 90 年代初完全停產。1996 年重新推出。
比亞達雪茄工廠舊址
對了,還有一點。比亞達還是唯一不使用,比那爾德里奧(Pinar del Rio)以外煙葉的出口品牌。而是使用維爾塔阿里巴(Vuelta Arriba)地區種植的煙葉制成。適合長期陳年,5 年以后明顯可以感覺到較甜的甜味。
蒙特、烏普曼、好友、帕特加斯、
?羅密歐朱麗葉?看不上:
庫阿巴、外交家、世界之王、豐塞卡、胡安、拉弗洛爾·德卡諾、古巴榮耀、波爾·拉臘尼亞加、多爾塞碼頭、拉斐爾·剛薩雷斯、圣克里斯托、圣路易斯·雷伊、桑丘·潘沙、維格斯·羅賓納
這 14 個牌子,統稱為其它品牌。最大的特點是,常規產品非常少。像拉斐爾·剛薩雷斯,目前就仨常規。
所以知名度低。尤其在高希霸羅布圖起步的中國雪茄圈,基本都沒啥存在感。除了多爾賽碼頭,這兩年的表現格外亮眼。
不過這里面絕大多數牌子,都是地限的大戶。不時會有針對特定雪茄市場的地限產品炸出來,不少的增值空間比一些高階常規還要大。But,不好找。
波爾·拉臘尼亞加彪麗高亞太區限
? ?濃郁的胡椒、皮革味,尾段烤面包
雷蒙阿龍黎巴嫩區限
? ?煙的質地很濃,富含咖啡豆和吐司面包的味道,但余味很短
最底層沒人權:
關塔那摩、貝琳達、特洛伊
等機制雪茄品牌
目前,機制雪茄品牌都不歸哈伯納斯運營管理。
古巴是從 1950 年代開始生產機制雪茄,機制的成本比手工制造雪茄便宜得多。后來在 2002-2005 年,大量淘汰了機制雪茄產品線。到 2006 年,所有機制雪茄都從哈伯納斯名下剔除。
關塔那摩水晶,有人評價它:淡出鳥來~
但以上,只是塵封真相最最淺層的表象。
像是貝琳達,曾經就很能打。這個牌子的創立可以追溯到 1882 年,1980 年達后期進行了復興,產品主要銷往東歐市場。2005 年轉向只生產機制茄后,逐漸走向沒落。老貝琳達時期,出過很牛X的保濕盒,風頭最盛的時候,登喜路都跑出來給它站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