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8
12/01
十九世紀雪茄文化的流行
■?專用:吸煙室 +?吸煙服
■?時尚:一杯酒 +?一支雪茄
■?包裝:精細化 +?個性化
哥倫布將煙草這種神奇的植物帶回歐洲后,最初的消費品為煙絲或煙末,以斗煙或鼻煙形式吸食。17世紀末,西班牙塞維利亞實現了煙草制品規模化的生產加工,雪茄煙開始逐步風靡歐洲上流社會。半島戰爭結束后,返回國內的英法兩國士兵延續了他們在西班牙的抽煙嗜好,雪茄消費開始成為時尚。到了19世紀中葉,吸食雪茄已成為中上層社會人士的日常習慣,于是,雪茄文化也開始流行。
專用? ?吸煙室 +?吸煙服
1868年,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通過法律設立火車吸煙車廂的國家,法國和其他一些歐洲國家紛紛效仿,大部分俱樂部和旅館酒店都設立了專門的吸煙室。
雪茄產業還帶動了一大批與雪茄有關的行業,比如服裝業,還設計了抽吸雪茄的專用服裝:系黑領結的禮服—吸煙衫(Smoking Jacket)。
時尚? ?一杯酒+一只雪茄
19世紀末,餐后品一杯波特酒或白蘭地,再抽一支雪茄,已成為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當時的英國威爾士王子,即愛德華七世酷愛雪茄,極力倡導并領導消費時尚。
據說愛德華七世喜歡交際,對人和藹可親,為人也重情義。他的母親——維多利亞女王在世時曾禁止任何人在白金漢宮抽煙,所以愛德華七世繼位以后,立刻找來幾位好友并宣布:“從今天起,我們可以在這里抽雪茄了?!?/p>
包裝? ?精細化+個性化
隨著世界各地雪茄產業的不斷發展,雪茄包裝方式也從初始的裸裝捆扎(用豬的膀胱包裝)變得日益精細化,木盒包裝逐步流行開來,版畫風格的商標圖案以及個性化茄標也開始出現,起到了很好的防偽作用。
至于雪茄茄標的發明,目前共有兩種說法,一種要追溯到18世紀的沙皇俄國。葉卡捷琳娜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是個狂熱的雪茄愛好者,據說每天要抽一打雪茄。她第一個發明了由絲帶做成的茄標,目的是保護手指不被煙灰燙傷和隔離灰塵。
另一種說法要追溯到古巴。荷蘭商人古斯塔夫·博克(Gustav Bock)在古巴擁有多家雪茄工廠,19世紀30年代,他在銷往歐洲的古巴雪茄產品上首次加裝了紙質茄標,目的是宣傳品牌和防止假冒。不管哪種說法更為真實,事實上到1855年時,大部分古巴雪茄都注冊了商標并佩戴了茄標。
茄標既可以提升雪茄檔次,又可以美化雪茄煙支,還可以提供很多信息,就像知名紅酒的酒標一樣。因此,很多雪茄迷們都喜歡收集茄標。茄標對于雪茄迷來說,是經歷,也是陪伴,它記錄著自己的吸茄歷程,也伴隨著自己在吸茄歷程中一路成長。此外,茄標大多都設計精美,圖案美輪美奐,收集茄標還可以陶冶情操,愉悅心情!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