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文章中,我們提到了茄標的起源與分類,相信大部分茄友對茄標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茄標對雪茄顏值的提升無疑是巨大的,但是當我們抽雪茄時,卻有一個很大的疑問:茄標需不需要去掉,什么時候去掉最合適?這一直也是茄友爭論最多的問題之一,也出現了幾種不同的觀點。
第一個觀點比較極端,認為抽雪茄時首要條件就是先去掉茄標,古巴作家因凡特就在《圣煙》中提到:無論如何茄標都應該先去掉。之所以持有這個觀點,主要和以前的一些雪茄規范有關。
十九世紀的時候,雪茄在歐洲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不管是皇室、貴族、富豪還是平民都有在抽雪茄。當時貴族階層對抽雪茄有比較多的規范,很多雪茄工具,包括雪茄夾克、雪茄房、雪茄音樂盒、雪茄套件等都是那個時期誕生的,同時隨之而來也有一系列的雪茄規范。當時,抽雪茄先把茄標拿掉就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規范,他們認為一個紳士是不應該抽帶有茄標的雪茄的,傳統的紳士態度要求摒棄所有的外在炫耀,這一點和那句著名的話一脈相承:一個紳士的名字只能在報紙上出現三次:出生、結婚、死亡。
第二個觀點和第一個觀點相反,認為抽雪茄時不應該去掉茄標,這也是大多數茄友采用的辦法。雪茄茄標除了作為品牌標識之外,還起到了固定雪茄的作用,讓雪茄在運輸、保存和抽吸的過程中不會輕易的散亂。而且它還是一個標示,當雪茄燃燒到煙標下沿的時候,就提示我們應該放棄這支雪茄了,畢竟大多數雪茄的尾段味道也往往稍遜于中前段。
第三種屬于折中的辦法,一般喜歡收集茄標的茄客都會這么干,在抽雪茄前不會去掉茄標,而是在抽到一半時再去茄標。因為茄標一般使用食用粘合劑進行環繞粘連的,粘合劑容易溢出粘在雪茄上面,如果強行褪掉茄標,極易造成雪茄的損傷。因此建議在雪茄燃燒到二分之一甚至更多的時候,再去掉茄標,因為雪茄達到一定溫度后,粘合劑會自然松動,這時候去掉茄標會容易很多。
那么茄標到底去不去掉呢?我們的建議是率性而為,畢竟我們抽雪茄,享受的應該是一種舒適的生活態度,刻意取下茄標反而成了一種執念。如果是真的想要收藏這支雪茄的茄標,那么你可以在適合的時機取下茄標。如果你超喜歡這支雪茄的風味,想要品吸到一點也不剩,那么也可以在雪茄燃燒到茄標下沿的時候去掉它。
但是我們不建議一開始就褪去茄標,太容易對茄衣造成破壞,影響后續品吸,而且茄標是一種雪茄身份識別標識,同時也是雪茄文化的一個部分,保留著它的存在,不也挺美嗎?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