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是一件大事。年年難過年年過,年年過的還可以。
這虎年馬上就要到了,對于煙民來說,和大多數人一樣,也是歡天喜地的事情。這時候,是不是可以買一包雪茄煙吃吃、嘗嘗別樣的味道呢。
發小煙癮大,他每次過年的時候,總是會買上一點兒雪茄煙。回到村里,見到長輩和發小了,就會拿出兩種煙,讓吸煙的人自己選。村里人一看到這架勢,總是會半認真半開玩笑地說,掙到大錢了,厲害了一回。
他淡淡說道,掙錢事小,回家給人敬煙,是個禮儀,這事大。不能馬虎。
這不,大家抽慣了傳統煙,每年過年的時候,大家都會不約而同說,等某某某回家來了。
他也從不馬虎,每年過年回村里來都是如此。倒不是顯擺,而是他覺得一年到頭了,給父老鄉親一種安慰,一種尊敬。
我,沒法不認同他這種做法。
你一年到頭人在外面跑,家里的大小事情還需要鄰居照應,父母年紀漸老,有個頭疼腦熱的,都要鄰居幫忙看看。就是家里的幾畝薄田,也還需要鄰居們給招呼著。這人,在村里尤其不能不講良心。不管事情干得多大多小,對鄉鄰尊敬有加,就是我們發自內心的感念和感激之情吧。
這過年了,帶著真誠和感念,不由自主就買了平日里大家不太吃的雪茄煙,也讓鄰居們和發小們嘗嘗不一樣的味道,再和他們說說外面紛繁的世界,這種感覺感受也還是挺好的。有來有往,互動起來,大家都是掏心窩子在說話。這就是我們中國人過年需要的一種精神,這已經根植于我們的血液之中,在流淌,形成了源遠流長的文化記憶了。
也有掙了大錢的大老板,那種氣勢氣場,大家見了其實還不待見。你有你的錢,我就抽我的便宜煙。你就是拿了好煙好酒,我還不去捧個人場。你能奈我何?再高檔的雪茄煙,我也不想去吃,看也不想看,這就是文化傳承中的一點點叫做“錚氣”的東西吧。
父母總是教導我們,做人要夾著尾巴,別太張揚了。只是過年了,氣氛不一樣了,我們總得帶著點兒和往常不一樣的東西去回家,去給父老鄉親臉上增點光、長點臉吧。這過年了,就買上兩包平日里鄉親們不太吃的雪茄煙,遇到煙癮大的長輩、遇到喜歡吸煙品煙的發小,就和他們聊一聊,說說自己,也聽聽他們的心里話。這場合,還是雪茄煙的味道濃烈,迎合了新年的氣氛,一下子就點燃了新年的爆燃味道。
新年,就該如此濃烈醇馥吧。人生該有的酸甜苦辣,此刻,正好可以合盤而出說出來。
坐在一起,給大家說說外鄉的趣事,也聽聽大家的家里見聞。在雪茄煙的彌漫之中,讓煙味來的更濃烈一些吧。你一言,我一語,這個春節的氣氛瞬間就提升了檔次和味道。這就是,濃濃的家鄉味。在我們血液之中擦也擦不掉的。
煙的味道,就是年的味道。
有煙火氣了,才會有人間生活的真氣。
市井,還是里弄,鄉村,還是街巷,不管在中國的哪條小街小巷,只要生活在此的人們還是聚居在此,總還是需要一種生活場景的。譬如,這新年的場景里,沒有了煙酒,沒有了濃烈的味道摻和,缺少了猜拳行令,失去了一些高聲朗笑,這個生活就會少了些許好感。
這時候,傳統煙的味道,還是顯得太單調了,這時候,最好來一根雪茄煙,爆燃起來,讓煙氣從指間緩緩流淌,仿佛這一年的生活里,就慢慢走過了時光和歲月的交織往事悠悠一樣的。
我愛,故我在。
我思,故我想。
我念,故我淚。
生活即使這樣的待我不好、不順、不流暢,我依然還是待生活如這一根雪茄煙緩緩品味,這濃烈的味道里,我縱是萬般留念,也在和故鄉里的人物事、和生活里的千般柔情、和平日里拌嘴斗心的君子們說一聲——我還好,你還好吧。
城里的鄰居,是一位老人。老人最喜歡過年的氣氛。他的幾個女兒女婿都會齊齊聚在家里,為老人置辦酒席,讓老人品味平日里難得一見的好場景。這時候,老人總是喜歡拿出一包雪茄煙,讓每個女婿都點上,說,男人,不吃一根雪茄煙,就不硬氣。說這話的時候,他會看看老伴、看看女兒們的表情,只要女士們笑起來了,老人也會更得意,說的吃的就止不住了。等到女兒女婿們要離開,老人也就是點著一根雪茄煙,什么話也不說了。他說,還是讓雪茄煙陪著我,實在些。
等我返城的時候,老人總會讓我陪著他說說話,也會遞給我一根雪茄煙,說,吃,吃,換換口味。我說,戒煙了。他會笑著說,男人不抽根雪茄煙,還要戒煙,枉了,枉了,至于什么枉了,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
馬上就是新的一年春節到來,這時候,生活再難再苦,還是給自己買一包雪茄煙吧,哪怕一個人,哪怕一群人,你也可以放開些,讓悠悠揚揚的雪茄煙氣在空氣中氤氳、消散、繾綣,直到浸潤于心,祝福新年,更比舊年好一點點。
對自己好一點兒。
從新年就開始吧,別強忍著,也別撐著,吃根雪茄煙,你想哭想笑的,就能陪著你實現了。
我們看著你的眼神,也會變得溫柔、親情和安寧。
因為你在雪茄煙的熏染中,忽然就有了男人味,更成熟了。這一刻的你,才是真實的你。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