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我們中國人最講究送禮這個事情。選什么禮物,送給什么親戚,就是考驗我們的智慧和能力的時候了。錢多少不一定就是最好的。尤其在春季的當口,這大禮物的選擇,還真的必須慎重再慎重了。
一位同事說,今年過節了,老丈人愛抽煙,就給買上些雪茄煙,送給老丈人開心下,也換換口味。問詢和征求媳婦的意見,媳婦說,你看著買吧。反正我爸喜歡吸煙了,買好一點抽少一點就行了。這位同事好像得了令一樣,就選了幾樣不同的雪茄煙。合計起來,也就是兩千元不到。心里的忐忑,還不知道老丈人是不是喜歡呢。
結果,其他的禮物,老丈人沒有什么感覺。當女兒說,你女婿給你買了幾條雪茄煙的時候,老丈人一下子來了興致,趕緊問,買了什么?我瞅瞅。嘴上還說,花那個錢奢侈了。行動上卻像個兒童一樣,立即就趕過來打開包裝看看。直接說,這是好東西啊。丈母娘也笑著說,看看,女兒女婿還是靠得住。買了煙,你也少抽一點,別把孩子們人家的心意早早浪費完了。
這老丈人笑著,樂著,感覺心上像抹了蜜一樣的樂開花了。
同事給我說這件事的時候,我還沒有意識到這種禮物送出去的“歡樂勁”。這又不是冬奧會上的“冰墩墩”,還“一墩”難求啊。能花錢花到好地方,買個好人心好心情的,這不就是送禮的最好境界嗎。
送人禮物,人家心意里感知了。送到了人家心上。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學這種藝術的。就是做不到最好,起碼也應該學學人家的心思和做的事情。也有人會問,人家這老丈人喜歡吸煙,也喜歡雪茄煙,買了送了,當然會喜歡,人家女兒也支持呢,老丈母娘也喜歡,你看人家這家庭環境和氣氛忒好。
咱比不上,也學不來啊。
但其實,我們再反過來看看,想想,人家這心思確實用的是地方,也用對了地方。送人禮物,就需要思考人家喜歡嗎?我送的起嗎?送了人家不高興了,會怎么補救呢。這個新年的禮物,還真的值得花些心思和智慧的。
要做就做好吧。
單位一位領導,也喜歡吃雪茄煙。煙癮大,喜歡吸煙,人送了一個外號就叫“老煙槍”。每次去他辦公室匯報事情,你最好簡短些,要是長了,他就會中間隔一會兒就出去,大家還好奇,領導這是怎么了。細細一問,原來他是去吸煙室吃雪茄煙了。怪不得,大家也習以為常了。這樣也有個好處,就是找領導匯報就簡短、有力,不說啰嗦話,直截了當就行了。
據說他幾個女兒、幾個女婿,都知道他的這種愛好。每逢回家過年過節的時候,大家伙會比拼著送禮物。這領導對其他的東西興趣不大,專門會找幾個女婿問問,今年你這禮物里有沒有哪個“雪”什么的“茄”什么的哪。原來,這是怕老伴兒知道了,專門和幾個女婿打的煙草“暗語”“暗號”了。
時間久了,女兒們也和領導夫人多少知道一點兒貓膩了。她們也懶得說破了。任由這幾個女婿和老丈人領導打成一片了。這不,每次你再去找領導匯報事情,他總會拿出幾根雪茄煙來,你正匯報,他就會說,讓我出去透透氣。其實,就是去吸煙室吃雪茄煙了。
好可愛的領導啊。
等他吃完雪茄煙回來,你再乘興問問,領導,今年這女婿們孝敬了你幾個雪茄煙啊。他總會打哈哈,說,這歸老伴管呢。機密。說完就哈哈大笑了。看樣子,今年這領導收的女婿們孝敬的雪茄煙可不少啊。那份滿足勁兒,值得我們學習了。
網上還在討論“要年味,不要煙味”的話題,要是恰巧碰到了這位領導,你這樣的話題還真的需要“反芻”了。這不是“以命相搏”的事情嗎?
春節送禮,送煙,送雪茄煙,你這事做的可絕了。當然,前提就是人家吸煙,習慣很久了,不吸煙就難受,這時候,我們能做的就是堅持“吸好一點,吸少一點,間斷一點”就好的“三個一點”,在有限的經濟能力承受范圍之內,給他們提供我們能做的一點兒煙事就好。
今年春節,你送禮了嗎?
你送煙了嗎?
你送雪茄煙了嗎?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我在贊成和反對之間徘徊、游移,我該怎么說你呢。還是我需要反思下。要是我有了喜歡吃雪茄煙的老一輩父母輩的親戚朋友,我是不是也會這樣一心一意選擇呢。
春節了,過年了,這禮物就代表著個心意。這個,我必須送,還要送的好,送到人心上。這才是表達了我內心的一種滿滿的情意吧。
送雪茄煙,我還得想想。
他們喜歡嗎?他們平時吃嗎?煙癮大嗎?我的經濟條件夠嗎?送了,他們會喜歡嗎?
如果以上這些條件的答案都是符合的、滿意的,哪我還等什么呢。直接就買了吧。帶著回家去,就當是我滿滿的這一份心意了。如果,你今年春節送了親戚朋友或者長輩雪茄煙,那一定是一份大禮物了。
起碼,這人間最煙火氣的日子里,能看得見的幸福,莫非就是一根雪茄煙在飄逸煙香,我們還能圍坐一起,欣賞,或者向往,那里面就是一個一個的美好故事呢。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