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初,川西某地的幾株雪茄煙葉,首次出現不明原因葉部壞死癥狀。
一周后,已迅速發展到數百株。
6月10日,技術員到現場勘察,可見:
(1)具有明顯發病中心;
(2)發病區域呈狹窄帶狀,疑似風雨傳播路徑;
(3)單一葉片,或整株葉片的病斑均勻分布,不存在僅單側發病的情況;
(4)葉片壞死斑點,有黃色暈圈,有規則或不規則同心圓,病斑中心僅剩干枯表皮;
(5)未見腐爛,無臭味;
(6)未見明顯細菌、真菌病征。
根據上述勘察情況進行綜合研判,初步判斷為侵染性病害,同時基本可排除農殘、角斑的可能,不排除野火病、赤星病,高度懷疑靶斑病。
為了進一步驗證上述初步判斷,技術員當即指導煙農,嘗試使用防治真菌性病害效果較好的【拜耳·安泰生】和【先正達·美甜】,進行葉片噴霧防治。通過跟蹤防治效果,或將為進一步診斷病害提供有力幫助。?
過去該產區尚未發生,或尚未觀察到該類病害,缺少具體病例。為精準判定致病原因,技術員第一時間咨詢了行業專家,并于6月10日當天采集了煙葉樣品,送往行業有關研究機構進行科學鑒定。
6月20日,技術員再次到現場勘察,相較于10天前的田間現場,出現了一些頗有意思的新情況。
(1)病情似乎得到“有效控制”,單株病斑未繼續向上發展,整個發病區域沒有再次向外擴散;
(2)壞死斑點,出現大量穿孔;
(3)壞死斑點,可見大量黑色霉菌。
采用抗真菌藥劑取得成效,基本肯定了真菌侵染病害的可能。
兩次現場勘察發現病斑處同心圓多數呈不規則狀,大大降低了技術員判定赤星病的信心;而壞死斑點出現大量“彈孔”,則增加了技術員判定靶斑病的信心。精準判斷,仍有賴于專業實驗室的數據。事實上,上述病害情況得到了國內多位專家的高度關注。經過有關專家艱辛努力,已從病株煙葉分離、鑒定了致病“真兇”。
以上兩張圖,是相關感病雪茄葉片表面微生物的分離培養情況。
一張是赤星病病原菌,另一張是靶斑病病原菌。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經過專家論證,該病例不具有赤星病典型癥狀表現,其病癥更符合靶斑病特點,且分離鑒定出靶斑病病原菌,得到了進一步確認。
雖然,也分離到了赤星病病原菌--鏈格孢菌,但鏈格孢屬真菌是自然界廣泛存在和較為常見的腐生菌。
因此,綜合分析認為所檢測到的鏈格孢菌,并非該病例的致病菌,而應該是雪茄煙葉感染靶斑病后,病斑處滋生的腐生菌。6月20日觀察到的黑色霉菌,或正是鏈格孢菌菌絲。
綜上所述,最后判定結果為:靶斑病。那么,是不是還有一個疑問……雪茄煙葉,赤星病應該是什么樣子?So,最后附上一張雪茄煙葉赤星病照片,圖源于2022年8月5日攀西金沙江畔。
2025中國雪茄(四川)博覽會暨第七屆“中國雪茄之都”全球推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