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源自熱愛,熱愛可抵歲月長。”被問及工作多年來的感悟時,山東中煙工業有限責任公司濟南卷煙廠雪茄煙車間卷制工溫保祥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自2003年結緣雪茄以來,他一步一個腳印,由卷制新手成長為行家里手,將熱愛融入與雪茄相伴的每一天。
與歲月“對話”?讓技藝“保鮮”
近期,溫保祥作為年齡最大的參與者,順利通過了由國家局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組織開展的手工雪茄煙卷制專項職業能力(三級)試認定。
不囿于思維定式,能夠根據消費需求和生產需要變化,不斷豐富知識儲備、更新卷制手法,讓技藝“保鮮”,是他在雪茄卷制生涯中始終堅守的信條。
2008年之前,溫保祥主要從事雪茄原料、配方和加工工藝研究,有一定的雪茄知識儲備,但實戰經驗不足。當他2008年走上手工雪茄卷制崗位時,真正感到了“挑戰與機遇并存”。
跟著老師傅學習,是快速掌握雪茄卷制技能的“不二法門”。那時,溫保祥經常從早到晚“泡”在生產車間,把師傅卷制雪茄時的每一個細節都“刻”在腦海中,等到自己實操時再一步一步“復刻”,直到滿意為止。
經過幾個月的反復學習,溫保祥的雪茄卷制技藝穩步提升。此后,在實踐的磨練中,他逐漸找到了速度與質量的平衡點,卷制技藝不斷提升。
“2012年,山東中煙與墨西哥圖倫特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我們因此獲得了與國外雪茄卷制大師交流的機會。”溫保祥回憶道,“正是這一契機,讓我對雪茄卷制有了新的認識,開始運用藝術創作的思維重新審視卷制過程。”
通過交流,溫保祥找到了差距和不足,嘗試跳出以往形成的工作“慣性”,主動將學到的好經驗、好技巧融入日常生產之中,讓產品更加趨近于“藝術品”。
2013年年底,溫保祥迎來了一個展示卷制技能的機遇。在中國雪茄文化節上,他和董希靜作為山東中煙雪茄卷制人員的代表,在與國內外雪茄卷制高手的切磋中,助力魯產雪茄贏得“最佳復雜度獎”和“最完美獎”兩項大獎。
瞄準變化中的消費需求重塑雪茄卷制技藝,成為此后他著重鉆研的課題。在多方傾聽市場聲音的同時,他始終關注卷制技能更新,探索出“魚雷一刀切”等卷制手法。
近年來,在魯產雪茄蓬勃發展的過程中,他沒有放慢學習提升的腳步,多次在廠內組織的卷制技能競賽中拔得頭籌,始終讓卷制技藝“跟得上時代、跟得上市場”,并榮獲濟南卷煙廠技術能手等一系列榮譽。
不做“孤勇者”?當好“引路人”
在溫保祥看來,魯產雪茄發展有著優良的“傳幫帶”基因——在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讓技藝不斷檔,實現工匠精神的薪火相傳。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我不能只顧著自己往前沖做‘孤勇者’,要主動承擔責任,當好新員工的‘引路人’。”溫保祥說。
近年來,他按照雪茄煙車間安排,在學員培訓、卷制能手培養等方面投入大量精力,致力于為魯產雪茄發展培育更多青年卷制技能人才。
在培訓學員之前,溫保祥會提前瀏覽每一名學員的資料,并組織一個簡單的見面會,對學員的情況進行大致的了解。在此基礎上,他科學制定精確到每日的培訓計劃,在培訓過程中適時根據學員學習進度調整計劃。
手工雪茄卷制對實操的要求很高。基于這一認識,在現場指導過程中,溫保祥總是全情投入,有時接了一杯熱水還沒來得及喝就被叫去為學員答疑,等想起來喝水時,水已經涼了。
“青年學員們的學歷較高、學習能力較強,我要做的就是讓他們的知識儲備與實際工作需求精準對接。看著他們在自己的指導下能夠獨當一面,我心里很有成就感。”溫保祥笑著說。
既做良師,也做益友。雖然比很多青年員工年長十幾歲甚至二十幾歲,但溫保祥始終以溫和謙恭的態度與他們相處。當青年員工遇到工作、生活中的“疑難雜癥”向他求助時,他總是先報以溫暖的微笑,再根據其訴求尋找解決方案。
“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我要做的就是用一言一行引導年輕人愛上這份值得為之奮斗的事業。”溫保祥動情地說,“相信在未來會有更多人用熱愛書寫關于奮斗的故事,為魯產雪茄發展貢獻力量。”
溫保祥(左三)在與卷制工交流節約原料方法。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