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潑天的富貴”終于輪到了哈爾濱。“爾濱”原是一個逐漸沒落的城市,人口長期流失,過去十年里,成為了全國首個跌出千萬俱樂部的省會城市。然而,這座零下二十多度的苦寒城市,在這個冬天,被熱情的“南方小土豆”集體攻占。冰雪經濟的振興,“爾濱”的翻紅,不禁引發了筆者對國產卷煙品牌培育的幾點思考。
雪里掘金,創新深耕“茄”文化
哈爾濱創新性的深挖冰雪文化資源,無論是索菲亞大教堂上升起的人造月亮,還是“非遺”打鐵花,馴鹿表演,亦或是融合了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等不同風土風情的特色建筑,都讓“小土豆”們感受到了中西歷史和當下多元文化的交融。創新賦予了冰雪更多的魅力,用“冷資源”造就了“熱經濟”。當前,國產雪茄煙在品牌發展的道路上大多選擇文化營銷,例如四川中煙長城雪茄就深度挖掘革命領袖與長城雪茄的故事,走中國紅色文化宣傳路線,又如安徽中煙王冠雪茄結合傳統國粹文化開發系列產品,賦予王冠“中國美學茄”的全新文化定位。但是,正如冰雪年年有,為何“爾濱”會在今年翻紅?國產雪茄煙品牌培育應注重挖掘雪茄文化內涵,讓文化先行,并創新性地將品牌文化通過形象生動的敘事融入場景之中,從而引發消費者共鳴,從情感上喜歡和主動接受雪茄煙。例如在店鋪創造一個雪茄文化體驗空間,讓消費者在店內能夠領略到酒類與雪茄文化的美妙融合。
超前謀劃,精準投放結“茄”果
哈爾濱的翻紅并不是偶爾的,而是已經做了一年的準備了。2022年3月,北京冬奧會圓滿落幕,黑龍江就出臺了《黑龍江省冰雪經濟發展規劃(2022—2030年)》而早在2023年1月份,哈爾濱就已經開展冬季冰雪運動的“百日行動”,隨后策劃高流量IP引爆旅游市場,例如“逃學企鵝”、“歌聲里的黑龍江”等,同時設計了100項群眾文化活動,讓鄂倫春族和鄂溫克族同胞走上了中央大街,精準把握游客的心理,“討好”、“寵愛”南方“小土豆”。雪茄卷煙品牌培育也應放足長遠,精準投放。一方面,要強化對國產雪茄訂單消費數據的跟蹤收集,根據消費數據、會員畫像,精準定位品牌忠實消費群體,做好旅游、婚慶等特類市場開發,實現對潛在消費者的吸引。另一方面,要深入開展入企訪會工作,讓雪茄走入本地知名企業、高新企業,不斷提高雪茄煙的市場曝光度和傳播力。
熱情好客,轉化流量覓“茄”友
真誠待客是最硬的招牌。哈爾濱用心用情出臺政策,持續優化文旅環境,為實現游客安心、舒心采取了一系列暖心措施,讓“以客為先、以客為尊、以客會友、以客為親”不再成為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例如免費的順風車、路邊的溫暖驛站、切片擺盤的凍梨等等。而國產雪茄煙要覓“茄”友,尋“茄”客,建“茄”園,就迫切需要轉變傳統營銷方式。一方面,要打造既有顏值又有內涵的雪茄終端形象。傳統營銷體系下的終端強調統一形象、廣告展示和生動化陳列等,但缺乏營造與消費者在此場景下的互動消費氛圍。因此,雪茄終端建設應強化產品體驗和服務體驗,設計打造集雪茄品牌展示、雪茄銷售和消費體驗為一體的特色雪茄終端。另一方面,要將雪茄培育與交流活動相結合。要定期向店里的會員推送雪茄文化相關內容,讓他們更深入地了解雪茄文化,也可以在店內舉辦國產雪茄知識分享會,介紹國產雪茄的歷史文化、發展歷程及養護技巧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