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標”又稱指環,環繞固定于雪茄煙支之上。茄標讓每一支雪茄有了自己的名字,它是雪茄廠商展示品牌和產品信息的一種宣傳工具,是茄客辨別不同雪茄品牌和品類的專屬標簽。
茄標是一支雪茄上唯一可以雕琢品牌個性的地方,許多茄標都極盡設計之美,因此茄標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收藏茄標是許多茄客的愛好和習慣,留下來的茄標記錄著自己的抽茄歷程,標繪著自己的抽茄“版圖”,這是非茄客不能體會的樂趣。
茄標如此有趣,但它并不是伴隨雪茄一起誕生的,而是在后來的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關于茄標的誕生,流傳著3個不同版本的故事。
版本一?俄國凱瑟琳大帝的絲帶
十八世紀的俄羅斯由女皇凱瑟琳大帝(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據說這位女皇是一個狂熱的雪茄客,每天要抽數十支雪茄,但她經常被抽到尾部的雪茄燙傷,于是她在雪茄和手指接觸的地方纏繞上了一條絲帶,用來防止被燙傷和手指沾染到煙灰,這個雪茄絲帶就成為了第一個雪茄茄標。
雪茄商們效仿她并進行了改進,提前把絲帶纏繞在雪茄上,還在絲帶上增加了雪茄信息,茄標便由此誕生。
版本二?19世紀歐洲紳士的白手套
另一種說法則是和十九世紀的歐洲紳士有關。那時的歐洲紳士過著精致的上流社會生活,穿定制西服、戴白手套。
在品吸雪茄時,茄灰容易把白手套弄臟,為了確保干凈,紳士們便在雪茄上纏繞一個布條或者類似指環一樣的東西。布條的效果并不理想,指環最早采用的是皮革制作,后來慢慢演變成了現在的茄標。
版本三?“冒充”古巴雪茄的德國非古雪茄
最后一種說法最受認可。19世紀初,古巴雪茄在歐洲很受歡迎,但當時古巴雪茄并沒有具體的防偽方式。當時德國已經開始生產一種最早的非古雪茄,為了拓寬銷量,德國的雪茄商們便“冒充”古巴的名號銷售他們自己生產的雪茄。
為了阻止這種做法,從歐洲移民至古巴的雪茄商古斯塔夫·博克(Gustave Bock)開始在他售賣的雪茄上配一枚印有他簽名的紙環。到了十九世紀中,所有古巴雪茄商都開始效仿,茄標便由此流行開來。
雪茄茄標,是一件有故事的藝術品,代表著不同國度、不同地區、不同品牌的雪茄文化和人文特色。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