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的卷煙制品中,雪茄可以說是一個貴族般的存在。
雪茄高昂的價格,讓普通人望而怯步,就是再普通的雪茄也比香煙的價格高不少,比如一支所謂的“平民雪茄”,也有三五十塊的售價。
但貴的雪茄并不意味著就是最好的。在雪茄的世界里,品質和價格并不是絕對的正比關系。有些價格相對親民的雪茄同樣可以擁有出色的品質和口感。雪茄之所以普遍昂貴,除了以下幾個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功不可沒。
01?原料稀缺
雪茄的主要原料是煙草,而這些煙草通常來自特定的地區,如古巴、墨西哥、尼加拉瓜、洪都拉斯等國,這些地方的煙葉口感強勁、醇厚,帶有更多的辛辣味和豐富的芳香1。然而,種植優質煙葉需要有獨特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和種植技術,因此,優質煙葉的產量相對較低,這使得雪茄的價格居高不下。
02?生產過程復雜
雪茄的生產過程十分復雜,包括種植、收割、發酵、曬干等多個步驟,每個步驟都需要專業的技術和設備。例如,每片煙葉的生成,都需要種植工人照看數百次,控制種植環境的溫濕度,直到煙葉采摘,都是由專業的工人進行的。此外,質量合格的煙葉還需要經過5-6次的發酵,2-3次的脫水曬干工藝,這個過程需要18個月或更長的時間。
03?工藝
目前,世界上制作最精良的雪茄仍然是人工制作的。制作雪茄的每個過程都需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人工成本是一項很貴的成本,制作一只高級雪茄甚至需要幾年才行,這就是雪茄高價的原因之一。
因為珍貴,所以雪茄就被用來在一些特殊的高端場合消費,因為經常在這些場合出現,所以雪茄本身的價格又被推的更高了。有些人還會購買雪茄把它作為一種愛好品收藏,這無形中也推高了雪茄的價格。
除了以上眾所周知的原因以外,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因素可謂功不可沒,那就是文化塑造。
我們普通人對雪茄的認識,多半都是從電影里看到的,當些有錢的外國人經常會叼著一支又大又粗的雪茄,端著一個高腳酒杯,穿梭在形形色色的高檔場所。
在國外的文學和影視作品中,有錢人的聚會,雪茄與高腳酒杯是必不可少的道具,名流貴族周旋其中樂此不彼,這使得雪茄不僅僅作為一種高檔卷煙制品而存在,更成為一種優雅、高貴的生活方式的代表,也成為人們追求高品質生活的一種向往與追求。
在一些文人墨客與雪茄廠商的不斷渲染下,雪茄被塑造成一種貴族化的奢侈享受,所以,雪茄總是依附于名人——
著名的科學家愛迪生也是雪茄的愛好者,據說他每天吸大約十支雪茄,他的保濕盒就放在觸手可及之處。他最愛的雪茄品牌就包括我們熟知的Romeo y Julieta。
著名的英國首相丘吉爾與雪茄的段子,說上一夜也說不完。他每天要抽8到10支雪茄,據說,這位首相曾要求替他制造一個特殊面具,讓他在飛行時可以抽雪茄。這項要求也理所當然地得到了滿足。
海明威是著名的雪茄客,因他長年航海,對雪茄有一個苛刻的要求:雪茄必須在乘風破浪之際,仍然能輕易點燃。要合乎這個要求,便要把雪茄燃點部分收窄,形成頭尖尾小的不規則形狀,這種特別制作的Figurado型號便由此而來。
1883年,作家馬克·吐溫寫了一篇散文,里面一句話道出了他的切身體會:“雪茄帶來寫作靈感。”在其他的一些文章里,他也時不時談到自己對雪茄的喜愛。他的名言:“如果天堂里不能抽雪茄,那么我是不會去的。”
1923年的秋天,徐志摩和恩師梁啟超一起,約了當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偉大詩人泰戈爾,共進下午茶,泰戈爾是忠實的雪茄客,他點燃了一支雪茄,請徐志摩享用,并問徐志摩能否給 Cigar 起個中文名字,徐志摩回答:“ Cigar 之燃灰白似雪,Cigar 之煙草卷入茄,就叫雪茄吧。”
……
醇香的味道,精致的手工,復雜的保存方式,高端的消費場所,濃厚的文化氛圍和昂貴的價格都讓雪茄成為了一種奢侈品,在很多地方甚至被視為身份和地位的標志。雪茄所承載的深厚文化內涵和歷史背景為雪茄這種卷煙產品的消費賦予了其它卷煙產品無法比擬的文化價值。
近年來,伴隨著中國高端消費人群的不斷擴大、消費理念的不斷升級,中國雪茄市場呈現出持續增長態勢。但客觀來看,雪茄消費的認知和教化仍處于初級階段,市場潛力、消費勢能并未被挖掘和激發。雖然也有一些關于雪茄的文化探索和嘗試,但整體來說,雪茄文化的傳承和創新還有待加強。我們相信,依托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一定能讓中式雪茄的獨特風格、獨特價值為更多消費者所接受和熱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