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制“132”雪茄制作技藝,是一項起源于四川省德陽市什邡市的特色雪茄制作技藝。什邡,中國雪茄之都,位于北緯30°“黃金煙草生長帶”,自古便有“晾曬煙之鄉”的美譽。
下面我們將從原料、技藝、秘史和傳承四個方面來為大家講述秘制“132”制茄技藝。
原料
我們知道,決定一支雪茄的味道的是“七分原料,三分卷制”。秘制“132”雪茄的主要制作原料,采用了什邡的曬煙和晾煙。
這里擁有適合煙草生長相宜的溫度,充足的日照,肥沃的土壤,豐富的水源,加上當地煙農代代傳承的煙葉種植加工技藝,可謂集“天時”和“地利”之勢。
再加上獨創的田間管理辦法和煙葉調制技術,配合特色發酵等制作工藝,制成的雪茄具有馥郁清雅的特有香氣,口感醇凈,余味生津。
技藝
“132”制茄技藝的煙葉發酵技藝,經歷了長時間的積累,由一代又一代什邡雪茄人傳承下來。
1918年,王叔言創辦益川工業社(長城雪茄廠前身),摸索出冬青膠摻和醪糟汁作煙葉輔料的發酵工藝,制成一種區別于其他葉煙的醇味煙,當時被稱為止咳化痰的雪茄,暢銷于市。
1958年,經制茄師和研究人員反復試驗,創出一套采用蒸汽蒸葉和水浸泡煙葉的快速工藝處理辦法,成功研制出“長城”等品牌雪茄,并開始出口國際市場。
1964年,四川溫江專區益川煙廠接到為中央首長卷制特供雪茄的光榮任務。1964-1978年,“黃炳福、范國榮、姜躍秀、劉忠貴”等二代傳承人傳承冬青膠發酵工藝,首創頭尾平口雪茄和精選煙葉工藝。
秘制史
據特供卷制組的黃炳福、劉宗貴等老先生回憶,為制作出符合要求的雪茄,卷制組從170多種儲備技術配方中精心篩選出了35個配方,并制作成樣品送往北京,其中1號,2號,13號,33號成為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選定的產品。
1971年,出于安全考慮,特供卷制組舉家遷至北京,落戶于中南海對面的南長街80號,從此,生產小組對內稱“132小組”,對外稱“360信箱”,這段歷史被后人稱之為“132秘制史”。
傳承
2007年,四川中煙長城雪茄廠成立,這項獨特技藝也由長城雪茄廠的匠人們代代傳承了下來。秘制“132”雪茄制作歷經230道工序,優選上等雪茄煙葉,借助冰川水源、川產酒茶、特色堆肥的“三大天然資源”優勢,以創新“煙支水分平衡法、遞疊反轉層式制茄技術”等發明技術為支撐,形成了“長城”雪茄品牌獨有的深度發酵醇化品質。
品相合一的煙支設計、精湛的卷制技藝、獨特的低溫冷凍、恒定的成品養護等核心技術,建構和豐富了秘制“132”制茄技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