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肯塔基州眾議院提出了一項新法案,旨在為路易斯維爾市引入雪茄吧,以滿足賽馬周期間游客及當地雪茄愛好者的需求。
這一提案不僅引發了關于雪茄文化的討論,更將“室內場所抽雪茄有利有弊”的議題推到了風口浪尖。
從肯塔基州議會的提案來看,允許在室內開設雪茄吧無疑有其積極的一面。
首先,經濟效應顯著。路易斯維爾作為肯塔基德比馬賽的舉辦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游客們對于在享受美酒的同時抽上一根雪茄的需求強烈,而當前室內禁煙的規定迫使他們前往鄰州,這無疑流失了大量消費潛力。
若法案通過,雪茄吧的開設將直接帶動當地經濟,增加稅收,促進就業。
圖片來源于cigaraficionado官網
在丘吉爾園,尤其是在德比馬賽期間,雪茄的身影隨處可見,成為了觀眾席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然而,盡管雪茄與賽馬文化緊密相連,但在路易斯維爾市區的任何室內場所,吸煙依然是被嚴格禁止的。
然而,室內場所抽雪茄的弊端也不容忽視。首當其沖的便是健康問題。雪茄煙霧中含有多種有害物質,對吸煙者及被動吸煙者的健康均構成威脅。
盡管雪茄吧可能會設置年齡限制和吸煙提示,但煙霧的擴散難以完全控制,尤其是對于敏感人群,如兒童、孕婦和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其影響更為顯著。
在這股熱議的浪潮之下,深入剖析室內抽雪茄這件事,會發現其中藏著諸多值得細究的門道。
一、不可忽視的顯著利好
1、雪茄一燃,社交圈瞬間 “破防”
室內場所抽雪茄,首先為雪茄愛好者提供了一個絕佳的社交平臺。
在雪茄吧、私人會所或高端餐廳等室內場所,人們可以一邊品嘗著美味的雪茄,一邊與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商業伙伴進行深入的交流。
這種交流不僅限于雪茄本身,還可能涉及到生活、工作、文化等多個方面。通過抽雪茄這一共同愛好,人們可以更容易地拉近距離,建立友誼或商業合作關系。
對于商務人士來說,室內場所抽雪茄更是一種高效的社交方式。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雙方可以更加坦誠地交流意見,探討合作的可能性。
有時候,一筆重要的生意就是在抽雪茄的過程中談成的。因此,室內場所抽雪茄在提升社交價值方面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2、消費體驗的升級
相較于在戶外抽雪茄,室內抽雪茄帶來的是全方位升級的消費體驗。室內環境靜謐、私密,讓雪茄客們免受外界干擾,全身心沉浸在雪茄帶來的愉悅之中。
而且,室內抽雪茄安全性和便捷性更勝一籌。戶外多變的天氣和復雜的環境,在這里都不是問題。
室內穩定的抽煙環境,讓抽雪茄成為一件輕松自在的事。專業的雪茄剪、打火機一應俱全,為雪茄客們省去了諸多麻煩。
3、雪茄經濟,地方發展的“神助攻”
從經濟角度看,室內雪茄場所對當地發展助力可不小。就拿路易斯維爾來說,每年肯塔基德比馬賽的時候,大批游客涌來。要是有合法合規的室內雪茄場所,就能滿足游客看完比賽抽雪茄的需求,吸引更多游客,帶動當地旅游和相關服務業發展。
雪茄吧和周邊餐廳、酒店、商店形成產業聯動,游客在雪茄吧消費后,可能會去附近餐廳吃飯、住酒店、買紀念品,增加消費場景,拉動消費,創造雪茄吧服務員、調酒師、雪茄養護師等就業崗位,增加稅收,助力地方經濟騰飛。
在英國,雪茄文化和紳士文化緊密相連。倫敦的高檔雪茄俱樂部,是商務洽談和社交活動的重要場所。
這些地方不僅帶來雪茄銷售、餐飲服務等直接收入,還提升了所在區域的商業氛圍和文化形象,吸引更多高端商務活動和游客,有力地推動了當地相關文化產業和高端服務業的發展。
二、室內抽雪茄的弊端
1、健康隱患
健康問題無疑是室內抽雪茄繞不開的弊端。雪茄煙霧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多種有害物質,在室內封閉空間里難以消散。
長期抽雪茄會顯著增加患病風險,著名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癡迷于雪茄,長期的抽雪茄習慣讓他飽受口腔癌的折磨。
對于不抽煙的人來說,被迫吸入二手煙同樣危害健康,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病幾率也會有所上升,特別是兒童、孕婦和老人這類弱勢群體,受到的影響更為明顯。
不同地區對健康觀念的認知差異也影響著對室內抽雪茄的態度。在一些健康意識高度普及的北歐國家,如瑞典,公眾對吸煙危害的認知深刻,室內抽雪茄被視為嚴重危害公共健康的行為。
即便在私人場所,也會因顧及他人健康而避免抽雪茄。在這些國家,室內抽雪茄的弊端被放大,因為其與當地倡導的健康生活理念背道而馳,所以很難被廣泛接受。
2、環境困擾
室內抽雪茄還會帶來環境困擾。煙霧會讓室內空氣質量變差,煙霧中的顆粒物會附著在室內物品表面,時間一長,不僅影響美觀,還可能對設施造成損害,比如墻壁變色、沙發老化。
而且,煙霧彌漫的環境會讓不適應的人感到不適,降低場所的舒適度,不利于營造和諧的公共空間。
在亞洲部分國家,像日本,對室內環境的整潔和舒適度要求近乎嚴苛。室內抽雪茄產生的煙霧和異味,與日本追求清新、整潔的室內環境文化背道而馳,很難被當地文化接納。
在日本的公共場所和多數私人住宅,都嚴格禁止吸煙,就是為了維護良好的室內環境,保障居民的生活質量。
三、探尋平衡之道
總的來說,室內抽雪茄利弊兼具。
在考慮是否允許室內抽雪茄時,必須全面權衡健康、社交、經濟和環境等多方面因素,尋找一個平衡點,制定出合理的政策。
一方面,可以通過加強通風設施建設,如安裝大功率的新風系統,確保室內空氣快速流通,降低有害物質濃度;
另一方面,設置嚴格的吸煙區域和禁煙區域,將雪茄煙霧控制在特定范圍內,減少對他人的影響。
只有這樣,才能在滿足雪茄愛好者需求的同時,最大程度保障公眾的健康和環境質量,實現雪茄文化與公共利益的和諧共生。
在制定政策時,還需充分考慮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
就拿國內的情況來說,幾年前孫紅雷之前在北京某餐廳包下一整層與朋友聚餐,聊天之余自然地抽起了 “雪茄”,卻依舊遭到舉報,原因就在于北京嚴格執行室內禁煙規定。
這一事件看似個例,卻反映出室內抽雪茄在不同地域所面臨的截然不同的態度和規則。
所以,對于雪茄文化底蘊深厚的地區,可以在保障健康和環境的前提下,適度放寬對室內雪茄場所的限制,促進雪茄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而在對健康和環境要求較高、雪茄文化相對薄弱的地區,則應更加嚴格地規范室內抽雪茄行為,以平衡各方利益。
至于那最意外的一點,其實就藏在這復雜的利弊權衡之中。
當我們深入探討室內抽雪茄這件事,會發現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抽煙行為,更是一種文化現象、經濟現象,牽一發而動全身。
它所引發的關于健康、社交、環境等多方面的討論,促使我們重新審視生活中的諸多規則和習慣,這或許就是這場熱議背后最值得深思的地方。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