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吸煙引發的疾病以及帶來的經濟負擔,都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尤其是對于像英國這樣實行全民免費醫療的國家,因吸煙引發疾病導致的醫療負擔成為其公共支出的重要部分,這也是為何英國對于電子煙較美國更持積極態度的原因。
煙草相關疾病消耗英國大量醫療資源
根據英國吸煙與健康行動組織2018年報告,每年因吸煙導致的支出達到126億英鎊,其中包括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為此支付的醫療健康費用約25億英鎊;對因吸煙導致的生產力損失為84億英鎊;因吸煙導致在生活中需要額外的社會關懷費用為14億英鎊;因吸煙導致的房屋火災損失3.297億英鎊。
與此類似,美國在此方面的支出也并不少。根據《美國預防醫學雜志》2014年發布的《Annual Healthcare Spending Attributable to Cigarette Smoking: An Update》文章顯示,通過對2006年-2010年的醫療支出分析發現,美國年度醫療支出的8.7%可歸因于吸煙,每年高達1700億美元;其中超過60%的可歸屬支出是由公共項目支付。
英國認為電子煙有效降低健康風險,可為醫療支出成本減負
可見,吸煙引發的疾病對社會造成的經濟負擔有多么沉重。目前全球有十幾億的傳統卷煙消費者。如果這些消費者能實現戒煙或以其他方式替代,有效降低傳統卷煙引發的疾病,那么可以降低非常多的醫療支出成本,和由此導致的煙民死亡、傷殘等社會生產力損失等問題。
因此,電子煙成為英國政府積極支持戒煙或降低傳統卷煙危害的產品。這與美國FDA的態度明顯不同。雖然英美兩國均出臺相應的電子煙監管政策,但兩者重心不同。美國的監管政策重點關注青少年吸煙人群增多問題,而英國則注重其減害效用,因此,重點在于如何規范其發展。
英國甚至在2018年開始允許在醫院出售電子煙,并為患者提供電子煙休息室,以鼓勵煙癮患者從傳統卷煙向電子煙轉換,最終戒斷吸煙。
英國的態度主要源于英國衛生部下屬執行機構英格蘭公共衛生局(PHE)的一份獨立審查報告。該報告認為,對于使用者身體健康而言,電子煙的安全性比普通煙草高95%。
同時,根據英國健康組織統計,電子煙可以提高大約50%的戒煙成功率。而根據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研究則顯示,電子煙在2017年幫助至少5萬英國煙民成功戒煙。
電子煙如果其能吸引傳統煙民轉化為電子煙消費者,并由此降低健康風險,甚至實現戒煙,那么電子煙將能直接降低社會的經濟負擔,為更多的人帶來健康生活。而這恐怕會是電子煙對社會的最大價值。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