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禁售令”之后,讓電子煙變成了一門線下生意,對于電子煙尾部玩家而言,拓展線下渠道變得異常艱難,那些資金不充裕、沒有融資支撐、研發實力較弱的尾部玩家正不可避免地被邊緣化。
在電子煙創業者李明朗(化名)看來,如何開拓市場是電子煙尾部玩家的的迫切需求。“這些市場競爭力較為薄弱的中小電子煙企業,要想發展得更好,首要任務是開拓市場。”
電子煙的制造門檻相對較低,配套供應鏈也相對齊全,而真正困難的是開拓市場,“電子煙市場已經出現馬太效應了,大客戶在大企業手中,小客戶或新入場的客戶又會比較保守,如果你是一家沒有實力的電子煙品牌,他們通常不會太有意愿跟你合作。”李明朗說道。
其次是煙油供應方面,雖然在中國很容易找到電子煙油供應商,但是想要找到一家合適的電子煙油供應商卻很難,“電子煙油在不同的電子煙上的表現是有很大差異的,如果你沒有太大的實力,煙油廠商就不會很用心的給你調配適合煙具的煙油,而沒有適合的煙油,你又很難打開市場。”李明朗如是表示。
一個可以典型的例子是線上禁售。“突然轉向線下意味著模式更重,當時許多電子煙尾部玩家都處于虧損狀態。因此,全國性的電子煙活躍品牌銳減90%以上。”李明朗說道。
與此同時,轉戰線下后電子煙無法宣傳推廣以及通過互聯網平臺發布廣告,專賣店就成了唯一品牌露出的途徑,而由于電子煙行業的特殊性,線下廣告整體管制也較為嚴格,深圳《控煙條例》將電子煙納入管轄范圍,禁止發布或變相發布電子煙廣告。因此,品牌商無法主動去做營銷推廣,線下高密度專賣店則是唯一品牌露出的途徑。
此外,線下專賣店是唯一教育新用戶、老用戶試新的途徑,電子煙是新鮮事物,消費者認知淺,需要線下專賣店工作人員進行消費者教育和體驗。
而對于老用戶來說,新口味上新速度非常快,是否適合自己需要嘗了才知道,去線下專賣店試抽是最直接的方式。
雖然轉戰線下對尾部玩家的資金鏈造成了一定負擔,但好在行業回歸理性,不用再燒錢擴張。“過去用戶選擇一個電子煙品牌,會去天貓、京東搜索看銷量和評價,這導致品牌不得不去做投放,但現在所有活動回歸到線下,使得成本更加可控。”李明朗說道,“表面上看,尾部玩家的模式是變重了,但只要在政策紅框里用心經營,還是會有跑出來的機會。”
對于尾部玩家而言,他們中的大部分都已經消失了,可以預見的是,盡管市場潛力巨大,但隨著健康概念的普及和全球禁令的加嚴,2021年,電子煙行業發展將面臨巨大的挑戰以及持續洗牌。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