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22日下午四點四十分許,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其官網發文,公開征求對《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征求意見稿》的具體內容基本上已經為大家所熟悉。古語曰,“法者,天下之儀也”。對法律法規的修改從來都是一件極其嚴肅的事情。那么,工信部這一舉措的深意到底何在呢?
我們隨后看到,在紐交所上市的悅刻股價應聲跳水,至截稿時,距上周收盤價已經跌去接近一半,創下其上市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且仍然處于下行通道之中。香港上市的思摩爾雖然因為港股在工信部發文時已經收盤,暫時躲過一劫,但來日的股價走勢已然岌岌可危。這么看來,《征求意見稿》的出臺對于抑制電子煙概念股的股價起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
這也難怪,到目前為止,無論是在電子煙界,煙草界,還是在關心新型煙草的群眾當中,我們聽到最多的一句議論便是,“國家終究還是對電子煙下手了。”言辭之間,既能體會到某種靴子落地的釋然,還能感受到一些落花流水的無奈。于是乎,對于這份稿件的落腳點,朋友們普遍理解為國家要從制度層面對電子煙的發展進行約束。
誠然,這次工信部擬采取的舉措確實能收到強化電子煙監管、規范電子煙發展的功效,而且從中長期來看,強化監管、規范發展對于電子煙產業而言不一定意味著利空,反倒是有很多利好。但我認為,新規定的出臺無論對于電子煙產業是利好還是利空,都僅僅是我們容易看到的較淺層次的影響,是較為局限的分析。
首先,雖然電子煙在近幾年間發展較為迅速,近期又陸續有幾家相關公司上市,形成了較大影響力,但畢竟電子煙的體量還遠不足以動搖《煙草專賣法》的地位;第二,即便從發展速度來看,電子煙的勢頭極為迅猛,但相關的約束措施已經在執行之中,收效明顯,可以進一步加強。第三,這份修改意見如果通過,在本質上其實也意味著對電子煙的正名,并將動用煙草專賣體制的力量幫助電子煙產業走上良性有序發展的軌道。
由此可見,如果僅僅只是從對我國電子煙產業的影響來解讀上述條例的立法考量,將難免得出工信部此舉小題大做、多此一舉且南轅北轍的結論。這樣的結論顯然是荒謬的。所以,我們就不能僅僅局限于我國電子煙產業來審視這份《征求意見稿》。事實上,對于其深層次的用意,我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先來談一則看似是題外話的消息。根據菲莫國際(PMI)在上個月投資者大會上公布的信息,他們將繼風靡全球的IQOS之后,緊接著在今年下半年向市場推出一款名為IQOS ILUMA的新一代加熱煙產品。這款產品將取消上一代產品的加熱片,而采用感應式加熱方法,并能在插入煙草之后自動加熱。據悉,菲莫公司相關的專利布局早在幾年前就已經全面展開。
其實,從更完整的畫面看來,無論是電子煙和加熱煙,兩者都是新一輪煙草產業革命(新煙草革命)的產物,其發展邏輯都遵循傳統煙草在尼古丁載體多樣化和產品電子化兩大發展趨勢下的轉型升級。可以認為,新煙草革命才是當今時代煙草產業變革的最核心的變革內容和和最強大的驅動要素。總覽我國在這一變革時期的處境,如果說在電子煙領域,我們還掌握著產業發展的主動,那么在加熱煙領域,我國的情況則不容樂觀。
許多人認為我國目前還沒有開放加熱煙市場,國外的加熱煙發展進展跟我們關系不大。實則不然。要知道,在過去的2020年,即使面臨疫情的不利影響,菲莫國際的加熱煙逆勢大漲,以區區10%的銷售量貢獻了超過20%的銷售額。不同于電子煙市場的開放和無序,全球加熱煙市場潛力更大,而且只有少數幾個玩家,這才是巨人的博弈之真正所在。實事求是地說,眼下在行業內基本上已經形成了共識,加熱煙產業關乎到煙草產業未來發展的根本。從長遠出發,我國也必然不能置身事外。
在解放前,我國的煙草產業曾一度完全由外資把持,我國市場完全淪為進口產品的傾銷地。這是一段屈辱的歷史。我國煙草界在解放之后艱苦奮斗,花了幾十年時間才重新獲得煙草產業發展的自主權,并在八十年代終于補上了產業欠賬,成功探索出適應我國國情的煙草專賣制度,最終一舉擊敗國外品牌的挑戰。只有先了解了這一段歷史,才能真正理解掌握煙草產業發展的自主權對于我國來說的巨大的政治價值和經濟價值。然而時至今日,世事變遷,不得不承認,因為在加熱煙技術、產品和市場等方面發展的暫時落后,我國煙草產業又一次陷入了被動。
為了應對來自外部的沖擊,彌合我國在加熱煙領域和國際先進之間的差距,我國煙草產業目前主要從基礎原理、產品開發和市場探索等三個方面進行努力。在基礎原理領域,云南中煙和鄭煙院聯手開發出自然煙氣產品(NSC),有望避開現有加熱煙原理,破除專利封鎖;在產品開發領域,各家中煙和部分私營企業也在努力規避現有專利壁壘;在市場探索領域,部分中煙已經在日本、韓國、俄羅斯等地開設體驗店,為后續市場拓展做好鋪墊。
這些努力均有助于我們完成量的積累。但我進敵亦進,更何況競爭對手還是在市場競爭和產品迭代中取得進展,其速度必然快于我們目前仍局限于實驗室和體驗店的進展。就目前來看,我們還沒有把握能夠在實力對比上取得質的飛躍。不僅如此,如果我們不想出對策,情況只能變得更糟。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未來怎么辦,什么時候才能重新獲得主動,轉守為攻?這就是擺在我國煙草產業面前的一道極其嚴峻的命題。
所以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筆者以為,工信部此次發布《征求意見稿》必然是在對國內外形勢和產業發展現狀進行了通盤考慮之后,深思熟慮的結果。其深意在于,第一,主動自我革新。通過將新型煙草納入專賣監管體制,完成煙草專賣體制和新煙草革命的結合,從而以點帶面,推動煙草產業主動面向新煙草革命所進行的轉型升級;第二,整合國內市場。通過清理低端供應,提前梳理新型煙草市場,為后續在國內推出以加熱煙為代表的自主新型煙草產品鋪路,以應對國外新型煙草,如IQOS帶來的沖擊。
換而言之,從筆者的觀察角度出發,國家決策層面并沒有將電子煙置于我國煙草產業發展的對立面,而是將其視為推動產業變革的有生力量,納入新煙草革命的范疇之內,并愿意以犧牲一部分戰略資源為代價,梳理其長遠發展。
電子煙產業的命運實則和我國煙草產業的命運緊密相連,休戚與共。從某種意義上說,真正限制我們電子煙產業發展的并不是代表國家意志的國家局或者工信部的主觀意愿,而是集中體現在加熱煙領域的國際外部競爭態勢。在我國煙草產業沒能扭轉目前和菲莫國際等巨頭在新型煙草領域競爭時不利局面之前,電子煙產業必須配合國家總體戰略,不能再無所顧忌地肆意跑馬圈地了。
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相信,依托我們國家如此強大的市場優勢和制度優勢,在所有致力于推動新煙草革命的有識之士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可以披荊斬棘,在不久的幾年之內徹底打破國外公司對我國煙草市場的虎視眈眈,重新贏得煙草產業發展的自主權。到那個時候,包括電子煙在內的我國新型煙草產品將可以在國際市場上縱橫馳騁,和巨頭們一爭高下。那樣的一個未來,才是真正光明的,有前途的未來。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