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一紙監管令,讓電子煙行業再次迎來了震蕩。
3月22日,工信部公布《關于修改的決定(征求意見稿)》,在附則中增加一條,作為第六十五條:“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本條例中關于卷煙的有關規定執行。”
若該征求意見稿通過,意味著電子煙將劃入煙草范圍,懸在電子煙企業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終于落了下來。
受此消息的影響,北京時間3月23日,悅刻電子煙母公司霧芯科技(RLX.N)美股大跌47.87%,市值蒸發超900億;港股電子煙龍頭思摩爾國際大跌27.22%,市值蒸發逾481億港元。
若電子煙被劃入煙草范圍,準入制度勢在必行。這對于電子煙行業的沖擊不言而喻。除此之外,就是稅收方面的影響。可能意味著未來電子煙企業要面對等同煙草的高稅率。
眾所周知,煙草行業是一個“重稅”行業,2020年,中國煙草稅收約為10000億元人民幣,其稅收在中國所有行業中常年占據首位。
目前,在我國,香煙需要繳納增值稅和消費稅。根據2019年4月1日起執行的《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煙草增值稅稅率為13%。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調整卷煙消費稅的通知》,各類煙草的稅率為:甲類卷煙(調撥價70元或以上/條):稅率56%,另收0.003元/支,于生產環節征收;乙類卷煙(調撥價低于70元/條):稅率36%,另收0.003元/支,于生產環節征收;商業批發:稅率11%,另收0.005元/支,于批發環節征收;雪茄:稅率36%,于生產環節征收;煙絲:稅率30%,于生產環節征收。
假設某條普通香煙的工業調撥價260元/條,成本100元/條
商業批發環節價格583元/條
零售價格700元/條
以此來看,一只香煙的綜合稅率大概是44.85%,其中大頭是消費稅占零售價格的比例達到30.19%。不過這可能還是低估了。因為如果按照國家煙草專賣局煙草經濟研究所《2018年中國控煙履約進展報告》,目前我國卷煙綜合稅率為66.6%。也就是說,一條市場售價為150元的卷煙,其中有100元是在繳稅。
而電子煙,當前僅按普通消費品征稅,其擔負的稅負責任遠低于傳統煙草。
多位電子煙行業從業者介紹,目前我國電子煙行業繳納的稅種主要包括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以及以增值稅為基礎的城市建設維護稅和教育費附加,不繳納消費稅。
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電子煙市場規模為5.5億元,2020年市場規模增至83.8億元,八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了72.5%,預計2021年可以達到91.7億元。
如果電子煙開始適用普通煙草的規律,以83.8億元的規模為依據,按照44.85%的綜合稅率來算,全年可以貢獻近37.6億元的稅收收入。當然,這是在電子煙不漲價,且市場需求不變的情況下。從省掉的消費稅角度來說,電子煙少繳了25億元的稅。
數據顯示,中國共有煙民約3.16億人,目前國內電子煙消費者占全部吸煙人的比僅為0.6%左右,即僅有不到200萬人消費電子煙,便帶來了超過80億的市場規模,可見未來電子煙的稅收潛力不可小覷。
那么從更貼近消費者的角度來看。目前主流電子煙的煙彈,售價約為每盒(3顆)99元;品牌商的最高級代理的進貨價格,普遍為售價的50%~55%;品牌商的生產及代工成本約為售價的25%~35%。
假設電子煙按照甲類卷煙計算,則需要多繳納約占新零售價總額30.19%的消費稅,即一盒零售價為99元的煙彈大概需要多繳納約29.88元的稅。
資深注冊會計師、知名財稅審計專家劉志耕表示,以甲類卷煙為例,目前,我國甲類卷煙中僅消費稅的稅負就約占甲類卷煙零售價的50%,如果對電子煙也比照傳統卷煙征收消費稅,則在不提高價格的情況下,銷售電子煙不僅無利可圖,而且還很可能虧損。由此可見,一旦對電子煙征收消費稅,必將使得電子煙的價格上漲。
不過目前一切都只是猜測,我們還需要等待相關部門政策細則的出臺和落地。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