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監管令扯下了電子煙半掩的眼罩,蒙眼狂奔的日子正式進入尾聲。然而僅僅在兩個月前,電子煙的創富神話還在市場上流竄。
1月,霧芯科技上市,持股58.7%的汪瑩和她代持的團隊當了一次“女首富”,1629億人民幣,這個數字當時僅次于碧桂園現任當家人楊惠妍。
盡管后來發現這是一場烏龍,不過相對三年的創業經歷,汪瑩團隊如今擁有的財富依然堪稱耀眼。
電子煙有多賺錢?從悅刻的招股書可以窺得一二。2019年悅刻賣出了50萬個煙桿、590萬顆煙彈,收入1.32億元。到了2020年,前三個季度便已經達到22.01億元。
在這條賽道上并非品牌方獨擁暴利。掌握了電子煙陶瓷霧化芯技術FEELM的代工企業思摩爾,前身是三板的大牛股麥克韋爾。
2018年9月,麥克韋爾籌劃IPO并正式停牌,市值不過73.88億元。28個月后,思摩爾總市值超過4000億,翻了53倍。
或許最好的生意都是“成癮”的。
當資本紛紛涌入茶飲市場,試圖打造下一個“中國的星巴克”;當34歲的王寧站在了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之上;當玩基金的年輕人拋下“坤坤”,用物理攻擊讓茅臺股價水漲船高……“癮品”用復購率一再地證明了自己的造富能力。
然而并非每一項使人成癮的生意都像“醬香科技”,既能解癮,又能“護肝”,還能增選院士。夾在戒煙與吸煙之間的電子煙,這些年始終在尋找出路,始終面目模糊。
如今政策迷霧漸散,這個從未遠離尼古丁的暴利行業,在政策羅網中,撞出了一地“飛蛾”。
定睛一看,有那么幾只將硬未硬的翅膀,依然在撲棱著。
壹、籌碼
汪瑩創業這三年,應該感謝兩個人。
一個是杜冰。如果沒有這位Uber前同事牽頭創立悅刻,那么2018年還在滴滴任職的汪瑩,可能仍需以Uber舊將的身份繼續當“邊緣人”。也許未來她依然會創業,卻不知是否會切中這條堪稱“創富奇跡”的電子煙賽道。
另一個人是羅永浩。2019年,老羅剛剛發布了自己的電子煙品牌,20分鐘后相關部門便攜帶著網絡禁售通告到場,過去活躍于互聯網和微商群體的電子煙品牌紛紛被趕到線下開店。
在禁令出臺之前,誰拿著《三天了解電子煙》的小冊子,都可以學習找代工廠做品牌。禁令出臺后,線下渠道能力弱的小品牌原地倒閉。
汪瑩應該感謝老羅,“行業殺手”的外號絕非浪得虛名。若不是2019年倒下的這一排排小品牌,悅刻又怎能通過線下擴張,迅速占領市場份額,并在短短三年時間叩響美股的大門。
當然,這些都是玩笑話。肉眼可見的幸運自然無法準確地詮釋一家公司的崛起。在這個充斥著雄性荷爾蒙與政策迷霧的賽道上,有幾路核心力量構成了這位女性創業者的籌碼。
悅刻是汪瑩人生首個創業項目,從2018年牽頭算起,僅用了5個月時間便融資到3800萬元人民幣。17個月之后,當悅刻完成第二輪融資時,估值已經高達24億美元,與瑞幸成立13個月估值22億美元的速度不相上下。
悅刻的投資方可不是什么小魚小蝦之輩,源碼、IDG和紅杉,三家都是資本巨頭。而悅刻的投資總額,更是比行業第二名至第十名加起來還要多出幾倍。
資本加持為悅刻的擴張提供了兇猛燃料。2019年網絡禁售通告出臺后,悅刻開始大舉撒錢,采取相隔500米可開一家的開店策略。價格在20-50萬區間,便直接買下一個電子煙集合店。
經銷商也拼了,有著十年“中供鐵軍”歷練的深圳經銷商程學良,在13個月里,開出近100家悅刻專賣店。
悅刻的線下門店很快覆蓋了300多個城市。
搭上思摩爾(深圳麥克韋爾科技有限公司)的“便車”,是汪瑩得到的第二股力量。
2018年,急于向市場推廣FEELM陶瓷芯的麥克韋爾與悅刻展開代工合作。當時深圳沙井已經是生產了全球95%的電子煙。
這是一個不缺產能,只缺品牌的賽道。無數人擠破頭想要進來爭當產業的前鋒。不過在這片類似城鄉結合部的偏僻土壤上,想要搞定“工廠”,可不能單單憑借互聯網大廠履歷和背景。
那兩年走進沙井的某家餐廳,假如看見一桌人在里面拼酒,大概率會是工廠的人和品牌方的人。前者讓后者干掉一瓶白酒,后者可能毫不猶豫便干了。
在2018年之前,很多大工廠精力都在海外大煙霧上,后來國內訂單猛增,像麥克韋爾這種大廠“幾乎每天”都有品牌過來尋求合作。搶單最激烈的時候,有的大廠甚至開始實施“踢掉”一個品牌方,才接納一個新的品牌進來的方案。
羅永浩還未加入小野時,曾幫朱蕭木去和麥克韋爾談過合作,在一個狹小的會議室里,老羅和對方談了兩個多小時,最終悻悻而歸。
悅刻能搭上麥克韋爾的便車,成為大客戶之一,不僅為自己的高成長經營奠定了基礎,對其獨家供應的陶瓷芯份額持續提升也做出了貢獻。
很快,麥克韋爾便取代合元成長為中國最大的電子煙代工廠。2020年7月,麥克韋爾掛牌港交所,成為“電子煙第一股”。而悅刻則穩坐國內電子煙廠商的頭把交椅,4個月后,霧芯科技登陸紐交所。
誰曾想“三年三千億市值”的創富神話只維持了24小時。從上市次日起,霧芯科技股價便連續下跌三天,此后又是一個月陰跌,盤中最低跌至13.7美元/股。
還未等新政出臺,市值便已在3月13日腰斬至270億美元,較上市初蒸發18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22億元)。新政出臺后,市值更是只剩下不到1200億人民幣。
悅刻看上去和所有飛入羅網的飛蛾沒什么差別。但這世上的買賣,大多都經過精密計算。無論是在前場沖鋒的汪瑩,還是后方撐腰的資本,亦或是傳聞中汪瑩那位就職于IDG的神秘丈夫,誰都有能力預料到這場必然來臨的風暴,誰也不會押注一場注定會輸的賭局。
貳、羅網
電子煙的爆發式增長,對國家財政的影響巨大。調整稅率不過是時間早晚問題,這一點,賽道上的每一名玩家都心知肚明。
中煙公司很早之前便在布局電子煙板塊。2018年,四川中煙的寬窄“子彈頭”、云南中煙的MC、廣東中煙的MU+等,先后在南韓,老撾等地上市。坊間還將這一年稱為“加熱不燃燒元年”。
那一年還流出個繪聲繪色的傳聞。說是2018年國際電子煙展上,深圳市某領導在沒有通知主辦方的情況下微服私訪。現場云霧繚繞、聲色犬馬的景象讓他誤以為進了夜店。后來領導一臉鐵青地離開了。
傳聞不知真假。但第二年場館的畫風便從夜店風,變成了蘋果旗艦店風。模特和鋼管舞全部變成了AI機器人、VR智能眼鏡。
電子煙的確撼動了那份本不屬于自己的奶酪。但從更長的增長曲線來看,它也正在成為傳統煙草的幫兇。
美國針對電子煙曾有多項研究,證明大量非吸煙者使用電子煙后成了傳統卷煙的信徒。即便是只使用過1-2次,一年后吸食傳統卷煙的可能性都是從不使用者的2.88倍。而那些心智未熟的未成年人,是最先受其荼毒的。
自知山雨欲來的悅刻,創業第二年就開始了出海計劃。2019年,悅刻僅用3個月時間便坐穩東南亞市場的龍頭交椅,并出口了43個國家。汪瑩在采訪中還提到,悅刻當時的銷售額和收入四分之一來自海外。
與此同時,悅刻一直在尋覓棉芯煙彈作為替代方案。眾所周知,棉芯一直存在漏油、炸油和冷凝液較多等問題。況且目前市面上大多數產品都使用的是陶瓷芯,魔笛、悅刻、雪加的陶瓷芯煙彈都是交由麥克維爾代工。這也在無形中導致很多用戶可能已經習慣了陶瓷芯。
悅刻之所以舍“眾”求“寡”,分散產能的意圖十分明顯。
相對于思摩爾代工一顆6.5~8.5的成本,合元和比亞迪棉芯價格至少要便宜一倍。面對撲所迷離的未來,悅刻要給自己留下充足的利潤空間。
2021年,隨著《征求意見稿》的發布,該來的終于來了。政策的導向依然明確,上一輪網絡禁售掐滅了小玩家,這一次,大幅提高的線下銷售門檻,劍指頭號玩家。
汪瑩和她強大的資本方對這一天自然早有預料。從一開始,他們便清楚手中的籌碼押注的是什么。
中國煙民3億,電子煙滲透率卻低到令人難以置信。2019年美國滲透率為30%,英國已經達到了50%,而中國電子煙市場在這一年才剛剛突破1%。
江湖上信奉的“唯快不破”在中國電子煙市場可能并非偽命題。
悅刻一路“蒙眼狂奔”,為的便是搶在政策出臺之前形成難以撼動的規模。待到政策落地,小廠利潤空間越來越小,微商的生存空間越來越少,整個行業走向規范化,再在這個已將障礙剔除干凈的市場中,分食高滲透率下的一小塊蛋糕。
他們清楚的是,即便只是一小塊蛋糕,對應的也是驚人的市值。
然而,資本市場不會說謊。股市已經直觀的反應出對新政的沖擊并不看好。悅刻之所以急于上市,是因為2020年第三季度的資產負債率高達87.4%,現金及短期存款余額為18億元,不能覆蓋流動負債。
市值的大幅縮水,意味著汪瑩團隊在這幾年時間里,砸重金建立的渠道護城河,將有可能面臨潰敗。
對于悅刻來說,從新政出臺到落地的這段時間如何穩提振二級市場的信心,以及如何盡最大可能消弭對線下的影響,才是當前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叁、退潮
其實悅刻的境遇并非絕版,身處在這條賽道上的選手,很難忽視頭頂利劍的寒光。Yooz、Flow、魔笛……這幾年都在試著奔向海外。
與其在國內坐等“審判”,不如去海外市場尋找機遇。但海外市場也并非一片友好,美國Juul曾針對六家中國電子煙公司提出指控,稱其對美出口、在美進口或在美銷售的電子煙產品侵犯了Juul的專利權。
出海去沒有禁令的地方,是更為普遍的趨勢。不過這樣的市場已然愈加稀缺了,菲律賓、加拿大,包括澳大利亞在內的許多國家都開始限制、禁止銷售電子煙。
接受招安才倒不失為一種安逸之選。國內有數十家省級煙草公司和近百家卷煙廠,都希望在未來的電子煙市場上分一杯羹。不過即便想要歸順,前提還是得狂奔擠進行業前幾名。
汪瑩曾經先后任職于優步和滴滴,對這樣的情形肯定不會陌生:在網約車新政下來之前,很少有國資背景的公司入局。
等到滴滴、優步的補貼大戰偃旗息鼓后,用戶教育完成,新政也落地了。接著,各大車企和政府支持的網約車品牌便陸續出現了。
網約車和電子業是兩個不同的行業,不能類比。但汪瑩感受過其中曲折蜿蜒,在規劃悅刻的藍圖時,必然不會缺失“歸順”這一選項。
于上面而言,未必需要親自下場。電子煙一旦合法后,國家隊、民營隊都在同一個市場競爭。到時政策如果想要繼續管控,只需逼迫渠道在電子煙和卷煙中進行“二選一”即可。
《關于修改的決定(征求意見稿)》,將在4月22日前反饋意見。悅刻想要成功上岸,在此后很長一段時間里可能都要時刻保持警醒。
畢竟,在一個充滿變數的新興市場中,再多精密的計算可能都談不上面面俱到。
大洋彼岸的“慘案”還歷歷在目。誰會想到曾經引爆大洋彼岸的Juul,就在去年成為輸得最慘的一支獨角獸,短短一年時間里縮水高達2600億元。
電子煙是一門兜售人性的生意,尼古丁的成癮性輔以心理防線的降低,催生出極高的復購率和驚人的暴利。但商業應該是一場有節制的游戲,任何超出能力極限的欲望,本質上都是一場豪賭。
賭桌上,擁有的籌碼面額越大,越容易在不知不覺中輸光。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