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些電子煙企業以年輕人作為營銷重點,用“幫助戒煙”“健康無害”等違背客觀事實的宣傳誤導消費者,并將電子煙標榜為“年輕”“時尚”“潮流”的代表誘導未成年人,使得電子煙在年輕人群體呈現流行趨勢。對此,北京市消費者協會日前發布消費提示:電子煙隱患多,未成年人碰不得,建議盡快建立健全有關電子煙產品的相關標準,并完善監管規則。
2018年8月,國家煙草專賣局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的《關于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的通告》明確,為加強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會保護,各類市場主體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電子煙作為卷煙等傳統煙草制品的補充,其自身存在較大的安全和健康風險。
北京市消協有關負責人指出,目前,我國還沒有正式頒布電子煙的國家標準,市場上在售的各類電子煙產品,在原材料選擇、添加劑使用、工藝設計、質量控制等方面隨意性較強,電子煙產品質量參差不齊,部分產品可能存在煙油泄漏、劣質電池、不安全成分添加等質量安全隱患。因此,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電子煙產品,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做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尤其不得做出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為此,北京市消協建議,應盡快建立健全有關電子煙產品的相關標準并完善監管規則,從生產、工藝、銷售等多個方面對電子煙產品進行明確具體規定,為行業監管和市場規范提供標準依據。相關部門應持續加強對電子煙產品的監管力度,嚴厲查處違規生產、銷售電子煙的行為。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