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報道,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控煙辦公室副主任肖琳26日在北京表示,在后續推進無煙環境立法的過程中,建議各地將電子煙納入禁煙管理當中,使公共場所的電子煙管控做到有法可依。
當天,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規劃司與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在北京聯合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了《中國吸煙危害健康報告2020》。報告新增專章闡述了電子煙的健康危害。
該報告指出,電子煙自上市后在全球迅速流行,數據顯示各國電子煙使用率呈現逐年增長趨勢。中國15歲及以上人群電子煙使用率由2015年的0.5%上升至2018年的0.9%。據此推算,中國正在使用電子煙的人數約為1035萬。其中年輕人使用比例相對較高,15歲至24歲年齡組為最高(1.5%)。
報告指出,已有研究表明,使用電子煙可以增加心血管疾病和肺部疾病的發病風險,還會影響胎兒發育。此外,由于大多數電子煙使用者同時使用卷煙或其他煙草制品,會出現兩種或多種產品導致的健康危害疊加。
報告也提出,使用電子煙可能致人更易使用卷煙,這一現象在青少年中尤為明顯。電子煙本身也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長造成不良影響,其中的尼古丁會影響青少年的大腦發育,青春期使用會對青少年的注意力、學習、情緒波動、沖動控制產生影響。
肖琳介紹說,目前中國有些地方在立法中已將電子煙納入公共場所禁煙范圍,對電子煙的管控有了執法基礎。一些地方或因立法較早、電子煙問題還不嚴重等原因,尚未將電子煙納入公共場所禁煙管控的范圍內。“現在一下子要把電子煙在公共場所管起來,它就有難度,因為無法可依。”
肖琳也呼吁,在后續推進無煙環境立法的過程中,建議各地考慮將電子煙納入公共場所禁煙管控當中。“有法可依了,當然就有執法依據了。”
世衛組織駐華代表處慢病控制組負責人印曦也表示,電子煙的二手氣溶膠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從保護不吸煙者的角度出發,也應將電子煙納入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監管體系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