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YSPH)的研究論文指出,電子煙口味(如薄荷味、水果味)禁令會讓青少年用回卷煙:美國舊金山實施電子煙口味禁令后,當地青少年卷煙吸煙率翻倍。
(圖:全面實施口味電子煙禁令后,舊金山青少年吸煙率不降反升)
這是全球首個從影響青少年吸煙習慣的角度評估電子煙禁令的研究,共調查了超10萬名美國未成年人,均為各州主要學區的高中生,數據量龐大且具有全國代表性。
研究顯示,2011年-2018年,舊金山電子煙口味禁令實施前,當地青少年吸煙率與其他地區青少年吸煙率相似,且均呈下降趨勢。2019年禁令全面實施后,其他地區青少年吸煙率只有2.8%,舊金山青少年吸煙率卻不降反升,高達6.2%。
推出禁令明明是為了保護青少年,為何會起到反效果?在研究作者、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Abigail Friedman看來,這是因為禁令只限制了青少年購買,沒有從思想上根除青少年的吸煙動機:“很多孩子本身就有使用這類產品的偏好,買不到電子煙,只能用回卷煙。”
也就是說,有相當一部分青少年電子煙用戶是煙民或潛在煙民,他們因改用電子煙放棄了之前使用的卷煙,而不是先用電子煙,再染上吸煙習慣。電子煙沒有誘導青少年吸煙。
其實,不止美國的耶魯大學,英國癌癥研究中心也于今年4月發文證實,目前沒有強有力的證據表明電子煙有“入門效應”,電子煙的推廣普及并未影響英國青少年吸煙率的下降趨勢。
“也有研究指出嘗試過電子煙的青少年以后更有可能吸煙,但這里面的因果關系問題很難說清。”文中寫道:“有些青少年是先吸煙,后用電子煙;有些青少年,被專家指出‘更愿意嘗試酗酒、吸煙等危險行為’,他們是主動吸煙,而非受電子煙誘導被動吸煙。因此,即便以上研究結論明確,也無法證明電子煙有‘入門效應’。”
更詳細的研究數據來自5月15日權威期刊《尼古丁與煙草研究》上發布的一篇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即便沒有電子煙,2014年-2018年的青少年電子煙用戶也會使用卷煙。是電子煙阻止了他們成為卷煙煙民。
(圖:《使用電子煙的高中生是煙民:來自監測未來的證據》)
電子煙自2014年開始在美國普及。根據美國國家藥物濫用研究所(NIDA)2009年-2018年的一項調查數據(調查對象均為美國高中生),研究人員建立了美國青少年吸煙率預測模型。結果顯示,2009-2014年,模型預測的美國青少年吸煙率與實際美國青少年吸煙率保持一致;2014-2018年,模型預測的美國青少年吸煙率始終高于實際美國青少年吸煙率。
“美國青少年吸煙率確實在電子煙出現后加速下降。這告訴我們,當下的青少年電子煙用戶仍以煙民為主。”報告主要作者之一、社會流行病學家兼布朗大學酒精和成癮研究中心研究員Natasha Sokol博士說道。
“這里有兩個好消息”,煙草控制專家、英國吸煙與健康行動組織前負責人Clive Bates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第一,青少年煙民通過改用電子煙戒斷卷煙。第二,大部分青少年使用電子煙只是一種短暫行為,他們沒有受電子煙誘導開始使用卷煙。”
(圖:美國媒體Filter對該研究的報道:《研究表明,如果不發明電子煙,青少年電子煙用戶會使用卷煙》)
“這些研究無一不在表明,我們需要謹慎行事。”耶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Abigail Friedman說:“目前大部分證據都顯示卷煙危害比電子煙危害更大,我理解決策者推行電子煙口味禁令用心良苦,但若因此增加了青少年吸煙率,間接促使未成年人使用卷煙,禁令一樣可能對公共健康構成威脅。”
據了解,耶魯大學公對舊金山電子煙禁令的研究結論,已對康涅狄格州的政策制定產生了一定影響。康涅狄格州立法機構正在仔細評定不同的口味電子煙管理方案。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平臺觀點。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