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相關報道,華為正式對美國最大的運營商Verizon(威瑞森)發起專利訴訟,直接索賠超過10億美元(約65億元人民幣)。Verizon公司在未支付任何費用的情況下,使用了包含核心網絡設備、有線基礎設施和物聯網技術等在內的華為230多項專利。(發稿前最新消息,兩家公司已達成和解,有消息稱至少5億美元授權和解。)在嚴酷的市場競爭中,企業依靠技術乘風破浪,更需要依靠專利保駕護航!
近2年來,國內發展最為迅猛的行業無疑是電子煙行業。兩家企業先后在香港和美國成功上市,市值高達數千億,瞬間在國內資本市場激起千層浪!追本溯源,電子煙起源于中國,2005年國內如煙品牌在國內市場雖然僅是曇花一現,但卻為全球市場創造了一個巨大的新產業。15年來,在全球用戶的推動下,電子煙產業以高達50%的增速高速發展,而中國電子煙器具制造在全球市場占比更是高達95%以上。電子煙產業是全球產業中少有的無渠道規模和無主導品牌驅動,而單純依靠產品驅動發展的產業。因此,當前市場競爭的主要焦點無疑是產品競爭,更是技術競爭,而技術競爭必然引發專利之爭!
千億規模電子煙市場專利未來誰主沉浮?中國電子煙企業專利布局和地位又如何?
自2013年帝國煙草集團收購叁龍國際公司電子煙業務(原如煙電子煙)的知識產權伊始,國際煙草巨頭如菲莫國際、英美煙草、雷諾士、日本煙草等紛紛開始專利布局。中國作為全球電子煙制造基地,部分具有戰略眼光的中國企業也不甘示弱,挺身而出,硬剛國際煙草巨頭。在2018年度國際電子煙行業高峰論壇上,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行業委員會秘書長敖偉諾代表委員會表示:截止2018年8月,中國電子煙專利數22825件,其中發明專利5792件,實用新型專利11672件,外觀專利5361件。
智慧芽專利數據庫顯示,2013年以后中國電子煙專利申請數量直線上升,增速迅猛。
據筆者詳盡統計,截止2021年6月30日,數據統計顯示,全球電子煙專利排名前五的企業分別是菲莫,英美,日煙,吉瑞和聚為集團。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到,國際老牌煙草公司的專利數量仍然處于主導地位,國內企業吉瑞科技和聚為集團緊緊跟隨。由于電子煙產品迭代快,產品商業周期短,外觀專利作用相對較低,因此各企業專利實力的表征主要集中在技術類專利,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以及PCT國際專利。而無論是外觀專利還是技術類專利,吉瑞和聚為均遠超國內其他企業。
吉瑞科技是國內知名的電子煙生產企業,截止2021年6月30日,擁有專利總量為2713項,其中技術類專利發明專利830項,實用新型專利738項,PCT國際專利850項。
聚為集團(原名卓爾悅)成立于2007年,旗下自有品牌Joyetech、Eleaf、Wismec長期在歐美市場占據較強市場地位,旗下ODM事業部和國際煙草公司有長期合作。截止 2021年6月30日,擁有專利總量為2404項,其中技術類專利高達1776項。
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得到持續發展,取決于企業自身的核心競爭力,電子煙行業的競爭核心在于技術,而技術的競爭核心在于專利。對于企業來說,專利既可以作為防守的護城河,也可以作為進攻的攻城錘。擁有專利優勢的企業,則將擁有更高的行業壁壘,更寬闊的技術研發空間、更低的研發成本和更多的談判籌碼。我們觀蘋果、三星、華為等企業的專利之爭就可見一斑!
國內老牌電子煙企業將何去何從?
老牌電子煙專業制造工廠,面臨的是來自傳統制造業巨頭比亞迪、富士康等具有強大資本背景的制造企業、規模化制造的電子產品制造商的跨界競爭。而國內品牌在即將出臺管控條例下必將經歷一次洗牌,出海品牌則受到國際煙草強勢渠道和海外市場低迷的雙重夾擊!國內老牌電子煙企業將何去何從?這是為電子煙行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行業老兵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電子煙作為一個具有矛盾性的新型產業,是一個將最傳統的煙草和最具變化的電子科技相結合的產業,是傳統習慣和現代潮流,主觀需求和客觀需求相結合的產物。放眼全球,幾乎很難找到類似的產業!這就意味著,電子煙產業更具變革屬性和創造性!未來電子煙具有空前的想象空間!因此,技術創新將永遠是產業核心,也是未來推動行業持續發展源動力,而專利保護則是技術創新的基礎!電子煙源自中國創造,如何扎根中國,需要幾代電子煙國人的技術創新,還需要更加睿智的專利布局!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