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煙草專賣局研究起草《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征求意見稿)》,于3月22日開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明確指出,電子煙擬參照卷煙管理,引發巨大關注。
為大家普及一下,電子煙事實上也是煙,電子煙是通過電子加熱手段,將煙油轉化為汽霧化的化學混合物,也就是氣溶膠向呼吸系統傳送。
這些氣溶膠是一種新的空氣污染源,其危害有幾個部分:
四大危害:
一、尼古丁
電子煙中尼古丁的含量可高可低,取決于使用什么樣的煙液。一方面,市面上尼古丁含量較高的煙液比例并不小;另一方面,一些電子煙作為吸煙生涯開端的人,即使最初選擇尼古丁含量低的煙液,隨后也容易“轉戰”高劑量尼古丁的煙液甚至傳統煙草。
二、其他有毒釋放物
電子煙在加熱過程中,會釋放甲醛、乙醛、丙烯醛等有害物質,還可能改變某些化學物質的成分,產生新的潛在危害。
三、二手釋放物
電子煙的二手氣溶膠已經成為新的空氣污染源,它其中包含的某些金屬,比如鎳和鉻,不僅高于空氣,甚至高于二手煙,還很可能增加旁人的健康風險,免疫力較差以及有基礎疾病的人則更容易受到影響。
四、各種添加劑
薄荷味、蘋果味、香草味……目前,各種電子煙中的香料調味劑高達8000種,其中只有很少部分經過了嚴格的檢驗。一些香料如薄荷醇,雖然在食品和化妝品中使用是安全的,但進入呼吸系統后的安全性卻不得而知。
電子煙被發明的初衷是幫助戒煙的“煙草替代品”,近年來卻被鼓吹成一種“時尚的生活方式”,使得許多年輕人放松警惕,輕易踏入吸煙的“陷阱”。
2019 年,中國新聞周刊曾報道了衛健委的預估數據:我國 15 歲及以上的人群,使用電子煙的人數大約在 1000 萬。
事實證明,電子煙正成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吸煙的“初體驗”,甚至變成他們吸食傳統煙草的“墊腳石”。
由于電子煙的威脅越來越大,去年的世界無煙日主題定為“保護青少年遠離傳統煙草產品和電子煙”。
而電子煙除了降低青少年吸煙的門檻,
還存在著更大的問題——
有些不法分子假借電子煙添加違禁的毒品成分,甚者更是猖狂地在朋友圈進行兜售、販賣,例如大麻電子煙、“上頭”電子煙等,宣稱可以讓人“合法上頭”“合法飛行”。
這種“電子煙”被不法分子摻入了四氫大麻酚或合成大麻素類新精神活性物質,對人體危害極大!
此前已有多家媒體報道過這種“上頭”電子煙,公安機關已經查獲不少類似利用電子煙傳播毒品的案件。
“上頭”電子煙比傳統毒品大麻
更具有成癮性和迷惑性。
“大麻(上頭)電子煙”是毒品!
不要因為一時好奇,
就讓自己后悔一輩子!
擦亮雙眼,遠離新型毒品侵蝕!
來源:中國禁毒、丁香醫生、廣州禁毒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