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電子煙從業者最近應該是紛紛看到了全國各地掀起了對售賣未成年人電子煙的處罰案件,目前幾乎全國各省都出現了首起處罰案例。
首起查獲密集發生的背后,是6月1日生效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向未成年人銷售電子煙、煙草將承擔法律責任,各地煙草管理部門對此進行了管理,多起案件背后反映了目前電子煙線下銷售渠道存在嚴重的漏洞。
當然,板子不能只打在電子煙身上,讓電子煙從業者不滿的是,向未成年人銷售煙草似乎并未被怎么查獲。但話說回來,誰讓電子煙現在是香餑餑,只要違反了法律規定,就應該受到處罰。
如果無法有序管控線下電子煙流向未成年人,那么這將是電子煙行業面臨嚴厲監管的重要因素。
今天,藍洞還發現了另外一座大山已經壓在了電子煙行業的頭上,那就是“上頭電子煙”。
先來看看一些各地警方查獲的“當地首起”案件。
這是短短2個月內頻頻發生的“上頭電子煙”新聞。
不法分子在電子煙中摻入了 THC(四氫大麻)或合成大麻等成分,人吸了這類電子煙后容易出現幻覺,感覺很上頭,因此稱其為上頭電子煙。
從業者能區分出來這類上頭電子煙和尼古丁電子煙的區別,但是更多的用戶都會混為一談,認為是電子煙惹的禍。
這只是用戶層面的擔憂。
從產品屬性來說,開放式的注油式煙具提供了使用這類違法物質的基礎,這會對電子煙行業造成非常大的影響。
目前國內的電子煙監管政策尚未推出,3月22日工信部出臺的擬參照卷煙監管電子煙,已經引發行業的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如今如果行業從業者再不嚴格遵守不向未成年人出售電子煙,以及堅決拒絕上頭電子煙,可能將引發更嚴厲監管。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