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兩局頒發的《關于未成年人免遭電子煙的侵害》的通告,嚴禁并禁止未成年人購買及使用電子煙產品。保護未成年人的成長健康,是每一位社會民眾應盡的責任。未成年人請取關,禁止瀏覽本公眾號。
專注于支持科學的消費者倡導組織和非營利組織美國科學與健康委員會近日公開發表了駁斥“真相倡議”關于電子煙與心理健康的觀點。該委員會ACSH由一群科學家于1978年創立,他們專注于:公開支持循證科學和醫學,并揭穿垃圾科學和夸大的健康恐慌。
以下為該學會生物科學總監CameronEnglish觀點全文:
作為新手父母,我很快發現這個世界對孩子們來說是一個多么危險的地方。有時這是一種壓倒性的認識。考慮到我和我妻子必須防范的所有真正威脅,我無法理解為什么有人會發明讓美國媽媽和爸爸們不必要地擔心的健康恐慌,但這似乎是煙草控制運動的專長。
例如,本周早些時候,真相倡議(TI)發起了一項運動,強調與青少年吸電子煙相關的所謂心理健康風險,這是他們限制使用電子煙的更廣泛努力的一部分。
“青年人的兩次健康危機——心理健康危機和電子煙流行病——對一代年輕人構成越來越大的威脅。”真相倡議在其新營銷活動的一份報告中寫道。“雖然眾所周知,尼古丁會損害發育中的大腦……但尼古丁與心理健康之間令人擔憂的聯系卻鮮為人知。”
撇開激進主義團體的言論不談,沒有證據表明青少年抑郁癥與電子煙有關。這種疾病與尼古丁消費之間存在既定的聯系,盡管這是一種復雜的關系,不適合政治原因。
因果關系?
我們關于真相倡議正在遠離數據的第一個線索來自于真相倡議。其新報告的執行摘要包括以下重要限定詞:
雖然不知道尼古丁與心理健康狀況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但吸食尼古丁與抑郁和焦慮癥狀惡化之間存在令人不安的聯系,而且在使用尼古丁的人中被診斷為抑郁癥的幾率更高。
該聲明告訴我們,尼古丁與心理健康之間的聯系是混亂的。可能還有許多其他因素以各種方式影響這種關聯。在調查了證據之后,我認為TI的分析是倒退的:興奮劑不會引起或放大抑郁情緒;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尋求尼古丁消費的緩解。根據2017年對近300項研究的回顧:
...[A]不良的內部狀態是抑郁癥患者吸煙行為的主要驅動因素。因此,試圖改變對外部吸煙線索反應性的實驗性治療方法(例如,通過認知偏差修正)不太可能對抑郁的吸煙者有效。
相反,治療應該確定作為每個人吸煙的主要驅動因素的不良動機狀態,并針對這些狀態進行個性化治療。此外,有效的干預策略應該解決吸煙者關于在這些動機狀態下吸煙的高回報價值的信念。
這是對TI論文的重大挑戰。他們的激進主義建立在這樣一個假設之上,即消除外部吸煙線索,例如將電子煙營銷限制為成人,是阻止電子煙的最佳方式,而抑郁癥患者顯然不是這種情況。也就是說,向兒童推銷尼古丁產品總是不道德的,ACSH反對未成年人接觸任何含尼古丁的產品。
至關重要的是,有一些證據表明,電子煙實際上通過最大限度地減少吸煙者血液中尼古丁的高峰和低谷來減少尼古丁依賴。如果是這種情況,電子煙可能有助于減輕通常與戒煙相關的戒斷癥狀。
當然,如果電子煙會導致抑郁,那么任何含有尼古丁的戒煙治療也會導致抑郁,其中包括FDA批準的貼劑和反煙草組織認可的口香糖。更重要的是,大多數青少年不吸電子煙。在大多數情況下,少數吸煙者已經是吸煙者。因此,限制成人使用蒸汽產品的法規無助于減少青少年對尼古丁的使用。
長期攝入尼古丁可能會改變導致抑郁的大腦受體,但這對于反對電子煙的論據并不是非常有用。我們仍然需要知道為什么現在抑郁的人首先會尋找電子煙。他們是否有尼古丁依賴和抑郁的遺傳傾向?他們是否在社交時養成了吸煙的習慣,從而導致尼古丁成癮?這些只是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的一些可能性。
更大的問題是,抑郁癥與許多其他疾病一樣,可能有多種可以相互增強的原因。“你的基因構成會影響你對壓力生活事件的敏感程度,”哈佛醫學院指出。“當遺傳、生物學和生活壓力大時,就會導致抑郁。”這些不同的因素如何導致疾病因一個患者而異,我們仍然不知道很多。
我們所知道的是,雖然研究人員正在調查童年性虐待和早年失去父母的抑郁影響,但真相倡議正在運行精心制作的視頻,將電子煙稱為抑郁棒,并在視頻中播放假冒的電子煙公司高管試圖誠實地向便利店推銷他的產品。
“尼古丁會加劇抑郁和焦慮,”他告訴收銀員,“所以我想推銷一些抑郁癥!”
這是一個真正關心精神疾病的小組的工作嗎?筆者表示懷疑。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