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新聞層出不窮,最近又看到幾個,以前總有新聞說小賣部在中小學周邊偷偷賣電子煙,這一次則直接進大學校園了。
網友反映有人在唐山師范學院二食堂內開設了電子煙專賣店。網友認為,大學是學習的地方,電子煙也屬于煙草類產品,把電子煙店開在大學校園這樣的學習場所非常不合適。唐山師范學院通過“問政唐山”平臺回復表示,學校已經第一時間取締該電子煙專賣經營項目,同時保證不再出現類似情況。
目前,位于學校二食堂內的電子煙專賣店已經取締了。問政人說:“貨品、貨架等都已經撤了,也沒有銷售人員了。但是,電子煙的招牌仍未拆除。”但是在大學校園,這個店一開始怎么開成的,學校還沒有解釋。
不只大學,大電商拼多多也被曝有商家引流賣電子煙。宣傳口徑還出奇統一,宣傳草本、健康等元素。電子煙線上禁令已經好幾年了,現在春風吹又生。在平臺中搜索相關關鍵詞能找到大量電子煙的線上購買途徑,顧客甚至還可以在不法商家的引導下成為新的“線上代理商”,只花199元就可以。而且,這些將用戶引流至微信平臺的電子煙商家,在用戶購買前并不會對用戶的年齡進行確認,甚至有記者假裝向其表明自己的未成年人身份時,也會告知可以通過他們的私人渠道進行購買。
自2019年10月“線上禁售令”實施以來,除悅刻外,魔笛、鉑德等國產電子煙品牌都爭相在各類線下消費場景中跑馬圈地,核心商圈、城市交通中轉,乃至各類小商品市場,均在煙熏霧繞中成為品牌貼身肉搏的角斗場。今年3月份,工信部在網站發布了公開征求對《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征求意見稿)》的意見,為加強對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的監管隨著監管進一步收緊,電子煙的售賣渠道逐漸顯現出向煙草專賣靠攏的趨勢,線下店鋪既然越來越難,某些商家就又開始瞅上線上了。
朋友圈賣電子煙
浙江省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員分析,社交平臺或電商平臺出現私人售賣電子煙現象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電子煙供貨渠道未得到有效監管,讓私人商販能獲取大量電子煙;二是電商平臺監管力度不夠,讓不少“披著馬甲”的電子煙銷售商能夠在夾縫中生存;此外,廣大公民對于電子煙產品的性質認識不足,仍將其當做普通商品買賣。正是由于這些原因,才讓這些私人商販有了可乘之機,將電子煙產品通過線上交易的方式販售給未成年人。
電子煙的售賣有一條完整的生產、銷售鏈,打擊違規售賣電子煙行為可以沿鏈路打擊、從源頭打擊。除了直接打擊違規售賣電子煙的行為,還可以打擊違規生產、存儲、運輸電子煙的行為,提高電子煙市場的準入門檻,嚴格商家的資格審核。
線下監管收緊,線上監管也不能松懈。雖然目前市場上仍然存在著許多電子煙的不規范銷售現象,但監管政策的不斷落地,電子煙產業的內部管理也逐漸趨于規范化。6月29日,國家煙草專賣局在官網中發布《保護未成年人免受煙侵害“守護成長”專項行動方案》。在該方案制定的八項專項行動內容中,有兩項針對電子煙的條例:一是全面從嚴監管電子煙經營行為,二是引導電子煙實體店合法范圍經營。
筆者建議,在推進未成年人保護政策的實施的過程中,需要政府、煙草公司、相關機構等多方配合,在加強打擊電子煙非法售賣行為的同時要推動全社會的共同行動,電子煙行業內的各個公司在謀求利益的同時也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