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致中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的信中,亞太減少煙草危害倡議者聯盟(CAPHRA)專家咨詢小組強調,最近有關全面禁煙的媒體報道非常令人擔憂。“我們最近看到媒體報道,強調香港將推進一項法案,尋求禁止進口和銷售電子煙和加熱煙草產品等所有尼古丁替代產品,”該團體寫道。
去年8月,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Council on Smoking and Health)表示,政府統計數據顯示,青少年使用電子煙的頻率高于成年人。委員會主席唐紹齊補充說,公眾普遍同意全面禁止電子煙。他說:“然而,自從政策報告首次宣布禁止替代吸煙產品以來,已經快三年了。”
該議員聲稱,使用加熱煙草制品對健康的危害已經被世界各地的科學家證實。然而,他沒有強調,無數的獨立研究表明,它們實質上比普通香煙更安全。
香港最大的政黨支持禁令
其后的新聞報導顯示,香港最大的政黨民建聯也表示支持這項措施。民建聯成員及吸煙條例草案委員會主席黃定光表示,他已被要求主持會議,以便政府確定立場,并決定是否禁止該產品
CAPHRA執行協調員Nancy Loucas說,專家咨詢小組很愿意分享他們的專家意見,同時強調地方政府應該考慮已經提出的其他建議。這些建議提出了合理的監管,而不是全面禁止更安全的替代方案。
他說:“香港已定下目標,在2025年前將吸煙率由現時的10.2%降至7.8%,這是非常值得贊賞的。”他們寫道:“我們堅信,通過適當管制加熱煙草產品,并采取減少危害的措施,配合香港現有強有力的控煙政策,香港可以大幅降低吸煙率,改善公眾健康。”
他們引用了全球科學同行評議的研究,并強調,國際科學界日益達成共識,即電子煙比香煙更安全,是減少煙草危害的一種手段。他們提到了日本在管制加熱煙草產品后在降低吸煙率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功。
來自澳大利亞的數據顯示,禁令并沒有起作用
同樣,《南華郵報》(The South China Post)最近的一篇文章指出,鑒于澳大利亞的電子煙禁令未能有效降低吸煙率,香港在實施禁令時應該三思。
2013年至2016年間,澳大利亞的吸煙率上升了2.1萬多人,達到240萬人。著名的公共衛生專家科林·門德爾松在2017年說:“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在統計上吸煙率沒有顯著下降,而澳大利亞的吸煙者人數卻在增加。”
這位倡導使用電子煙來減少危害的公共衛生專家指出,很明顯,中國采取的“懲罰性和強制性”做法沒有起到作用。來自英國的數據支持了他的觀點,英國采取了相反的方法,吸煙率達到了歷史最低水平。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