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公布最新款煙草產品授權,首次允許英美煙草旗下雷諾煙草(RJ Reynolds)在美國銷售其三款Vuse電子煙產品。
長期缺乏上市銷售標準的電子煙產業,終于迎來全球首款獲批上市產品。
該消息之后,在美中概股霧芯科技股價大漲14.87%;周三國內電子煙概念漲幅2.49%,其中天音控股漲停、億緯鋰能上漲5.46%、華寶股份上漲5.13%、朗特智能上漲4.02%。
最新收盤數據顯示,電子煙的上漲行情并沒有持續,周四上午開盤大漲之后,下午呈現集體下跌趨勢,相關概念收盤漲幅僅0.27%。
全球首例,美國也在探索
據悉,本次獲批的三款產品分別為:Vuse Solo Power Unit、Vuse Replacement Cartridge Original 4.8% G1 和 Vuse Replacement Cartridge Original 4.8% G2。
其中,Vuse Solo為電子尼古丁傳遞系統(ENDS),其余兩個則是能提供 4.8% (48 mg/mL) 尼古丁強度的煙彈。它們也是2019年10月第一批提交煙草上市申請的產品,且外形酷似傳統香煙。
實際上,電子煙在美國的銷售歷史已有十年之久,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國家官方并未對其有過嚴格監管。有部分州曾出臺電子煙禁售法案,但也有的州不限制銷售,圍繞電子煙是否安全以及對青少年的危害爭論一直存在。
直到2019年,根據美國法院的裁決,電子煙公司必須在2020年9月9日前向FDA提交上市審批申請,最終由FDA的授權決定該產品是否能在美銷售。如果未能通過審批,則必須下架產品。
迄今為止已有來自數百家公司、上百萬款電子煙產品提交審批,但98%的申請都已被駁回。審批啟動一年多以來,僅有三款產品過關,其余2%仍在緩慢審查中。
“今天的授權是確保所有新煙草產品都經過FDA強大、科學的上市前評估的重要一步。” FDA煙草產品中心主任Mitch Zeller補充到,“我們必須對此授權保持警惕,我們將監控產品的營銷。”
Vuse Solo上市后,RJ Reynolds公司是否在各個方面遵守監管要求,是否有證據表明以前未使用過煙草產品的個人(包括青少年)成為新增煙民,都將成為FDA的重點監控領域。
Mitch Zeller 表示,一旦產生以上不良影響,“我們將酌情采取行動,包括撤銷授權。”
一直以來,FDA官方都將電子煙視作戒煙的輔助手段。在FDA的實驗中,與安慰劑(非尼古丁)相比,含有尼古丁的電子煙可以幫助吸煙者長期戒煙。同時,FDA還在其宣傳彩頁上表示,電子煙內所含的有毒物質較傳統香煙要少,但并不意味著電子煙是安全的,使用電子煙依舊對大腦、肺部、胎兒的健康有害。
FDA官網表示,由于RJ Reynolds公司提交了數據,證明這些產品的營銷適合保護公眾健康,因此才授權允許其在美國合法銷售。“通過減少他們(煙民)接觸有害化學物質來減少他們的煙草消費。” Mitch Zeller這樣解釋此次銷售許可。
但也有事實顯示,大部分電子煙用戶并沒有因此放棄吸煙,而是同時使用電子煙和傳統香煙。FDA官網稱,盡管美國吸煙率有所下降,但大約3400萬美國成年人仍然在吸煙。
調味電子煙之爭
2020年,全球電子煙銷售額為196.2億美元。美國作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銷售額總計95億美元,占比高達48%,遙遙領先其他地區和國家。在美國國內,發展出了數百家電子煙制作公司,擁有上百萬款不同口味的電子煙。
在銷售過程中,電子煙對于傳統香煙的替代性、較低的毒性、造型多變的外形,以及豐富的口味變化,更是各大煙草公司宣傳的重點。
“超過80%的12至17歲的電子煙用戶使用的是某種調味電子煙。” Mitch Zeller 在拒絕其他電子煙產品申請時表示,“想要繼續銷售調味電子煙產品,公司必須擁有可靠證據表明,其產品對成年吸煙者的潛在益處大于對年輕人的重大已知風險。”
FDA在2021年美國青少年煙草調查中還發現,全美總計約有206萬青少年使用電子煙,其中不少已出現上癮趨勢,美國高中生每日使用電子煙的比例為27.6%,中學生為8.3%。
Vuse在美國高中生中廣受歡迎,約有10%的高中生使用該品牌。他們中大多數是從水果、糖果、薄荷等口味開始使用電子煙。
對此,FDA已拒絕10款RJ Reynolds公司的調味電子煙產品,最新獲批的Vuse Solo不具有特殊口味,對青少年吸引力較小。FDA希望以此減少青少年使用電子煙的情況。
值得一提的是,Vuse的另一款薄荷醇口味電子煙產品還未被拒,FDA針對該口味的評估仍在進行中。
盡管薄荷醇口味電子煙已和無調味電子煙已成為美國市場主流,在FDA上百萬的拒絕申請中,大部分都是各類調味電子煙。
考慮到此前的審批通過率,有評論悲觀地表示,薄荷醇電子煙過審依舊困難重重。
電子煙的未來:監管與企業同行
由于電子煙制作工藝簡單、潛在危害不明、對未成年人危害較大,如何合理引導電子煙發展,一直都是全球監管的難題。
美國FDA在許可電子煙上市的同時,反復提到“適合保護公眾健康”的主題。但對于被拒絕上市卻依舊在銷售的電子煙產品,以及部分堅持不提交審批依舊銷售電子煙的企業,FDA除了警告信之外,并未采取進一步措施。
在美國電子煙市場,各種口味、品牌多樣的電子煙產品依舊隨處可見。當FDA完成全部審批后,是否會采取更嚴厲的監管措施有待觀察。
反觀中國,作為全球電子煙主要產地擁有從生產研發到銷售完整的電子煙產業鏈,滲透率和全球市場份額占比較低,但也經歷了較長的無序發展時期。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中國電子煙市場規模從2013 年的5.5億元快速擴大至2020年的83.8億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高達72.5%。在天眼查數據中,中國2019年新增電子煙相關企業超2.3萬家,2020年則新增超3.5萬家。
2019年秋季,國家煙草專賣局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通告,禁止電子煙線上銷售,初步將電子煙納入監管。
2021年3月,工信部在《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煙草專賣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征求意見稿)》中提出,將電子煙等新型煙草制品參照卷煙進行管理。
“電子煙也是煙”的監管態度,使得國內電子煙產業龍頭思摩爾國際、華寶股份、霧芯科技公司股價等紛紛跳水大跌,市值蒸發數千億人民幣。
本次大漲14.87%的霧芯科技,屬于國內電子煙銷售龍頭,在持續的監管影響下跌幅一度超80%,如今股價依舊在歷史最低區間徘徊。
而思摩爾國際繼續專注國際市場,是英美煙草Vuse霧化芯主要供應商,華寶國際、華寶股份則是英美煙草HNB薄片供應商。
盡管有研報稱,FDA最新許可對全球電子煙行業有重大標桿意義,但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王鵬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卻表示,對國內的借鑒價值有限,“在特定的時間之內,電子煙應該都屬于特許經營的行業”。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