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馬來西亞、英國等國家的衛生監管部門陸續公布對電子煙的相關管理細則。隨著政府層面對電子煙加強監管,行業的規范化進程將進一步加速,未來市場將更高質、有序發展。
2021年10月29日,英國藥品和保健品監管局(MHRA)宣布,電子煙將很快以藥物身份被NHS(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批準開具處方用于輔助戒煙,并邀請電子煙制造商提交產品按照規范程序審批。基于上述舉措,英國可能成為第一個開具藥用電子煙處方的國家。BBC稱,想要獲得醫療許可的電子煙產品必須通過比商用產品更嚴格的安全性檢查。
除英國外,針對電子煙產品的監管細則也在其他國家陸續落地。例如馬來西亞政府宣布可能對含有尼古丁的電子煙油征收消費稅。英美煙草(BAT)馬來西亞董事總經理Nedal Salem據此表示,此舉代表著馬來西亞政府正考慮將尼古丁霧化產品合法化:“監管將不僅讓電子煙用戶享受到減害的替代性產品,還能保證他們使用的產品符合質量與安全標準。”
同樣在今年10月份,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準了第一個電子煙產品的銷售許可,“Vuse Solo”及配套煙霧彈獲批。
在全世界范圍內,越來越多的國家衛生監管機構陸續認定電子煙能夠作為有效減害工具以改善公眾健康。
正如英美煙草(BAT)馬來西亞所說,監管措施的實行可以為電子煙行業的發展帶來積極推動作用,提高市場產品的質量與安全標準。政府為電子煙產品頒發上市許可,以及將電子煙納入處方均可以體現電子煙對于公共健康的改善作用逐漸收獲了監管機構的認可。
FDA煙草產品中心主任Mitch Zeller于10月27日透露,FDA對于在美銷售的煙草產品的審查已經“進入最后階段”。然而,迄今為止FDA僅對三款能夠出示有效減害實質性證據的產品予以通過,對其余20萬種產品下發銷售禁令。可以看出,FDA及其他國家的衛生監管機構可能更偏向擁有更強的研發能力與安全性保障的行業領導公司生產的產品。
FDA對于產品的嚴格要求同樣傳導到生產端。全球最大的電子煙設備生產商SMOORE將CNAS檢測項目拓展至134項,已經同時具備PMTA(上市前煙草申請流程)非臨床研究包括物理、化學檢測和健康風險評估實力。業內人士透露,SMOORE對PMTA產品研發費用的投入遠高于行業其他公司。
隨著電子煙行業的監管部門對市場準入標準提出更高要求,未來全球電子煙市場將更加良性、高效發展,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其中BAT及SMOORE等行業頭部公司將憑借已有優勢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行業上下游供應鏈也將依托于市場的規范獲得新的增長動力。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