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煙國標征求意見稿自2021年11月30日發布以來,已經過去了兩個多月,意見稿列出了霧化物添加劑“白名單”,共含122 種不同的化合物。
這意味著未來各品牌僅能按照“白名單”中的成分和限量研發口味。那么,“白名單”重點看什么?它對現有產品和未來口味研發有何影響?
相比于2019年傳播過的草案版本清單,本次新國標版本清單新增了一些化合物,總數從90種左右上升到了122種。
新版本還明確規定了其中絕大部分化合物的最大使用量,這是對舊版清單的最大改變和加強。
目前,海外許多國家與地區還在使用“黑名單”(即“不可添加的物質清單”)作為電子煙管理標準,而我國率先使用“白名單”來限制霧化物添加劑的使用。這是一種更為嚴格謹慎的管理方式,也是一種對消費者更為負責的管理態度。
這122種物質按功能大致可以分為3大類:
用以酸堿調節的10種有機酸:用量空間大,不影響現有配方
用作有機溶劑的13種醇類化合物:用量空間寬裕,可選選項多
用于口味調香的香精化合物、甜味劑和天然香精提取物:甜味、果味限制多,草本成分空間更大
清單中的其它物質的主要功能都是調味調香。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天然物質的提取物及精油,大部分來自草本植物,如可可、咖啡、茴香、薄菏等。
這些成分甜味低,香氣口味偏成年人喜好,同時來源天然作物,成分較為復雜,因此最高許可用量也相對更高。
清單中其它用于調味調香的化合物中,明確的甜味劑(如麥芽酚和乙基麥芽酚)被嚴格限制,最高用量不超過6%。常用于調制果香的各類內酯用量限制則更嚴。
對這兩類調味化合物的使用限制,體現了新國標進一步希望避免產品呈現出對未成年人的吸引和誘導的決心。
值得一提的是,煙草提取物并沒有被包括在“白名單”中,而是與煙堿并列,單獨作為霧化物原料提及。
這是因為煙草提取物源于天然煙草,可能含有殘留煙堿,且其長期用于卷煙等產品,國家煙草專賣局已有專門針對其的煙用香精標準,因此不再重復把它作為霧化物添加劑列出,這與電子煙被正式劃入煙草制品管理的做法相符。
在果味/甜味煙油調制受“白名單”限制的情況下,市場上豐富的果味、甜味、休閑飲品類產品將大量減少。
煙油口味的開發將順應大趨勢:
開拓不同的煙草風味,以服務成年煙民;
飲品類口味也應更集中在咖啡、茶類等低甜度成熟飲品方向。
篤行致遠 2024中國煙草行業發展觀察